絲路看科學 織出漢民族深遠文化

早在石器時代,人類便懂得利用獸皮與樹皮等天然素材,披覆在身上做為保暖或防護;千年以前,中國絲綢與布疋經由絲路傳到西方,促進了東西方的交流;工業革命時發明了去棉籽的梳棉機,採收棉花田的人力需求大增,間接促成了南北戰爭。古往今來,紡織工業的歷程在人類生存與歷史文化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翻翻字典,8000個常用中文字裡,糸部首的字就有200多個;糸即細絲,可以看出紡織品影響漢民族文化的深遠。紡織產業屬於輕工業,包括了材料工業的紡織原料,以及精密工業的紡織設備。
紡織原料主要為天然纖維與人造纖維。能用做紡織的纖維需要具備一些基本條件,首要是細長,長度與直徑比至少100:1;再者必須具有可紡性與可織性,可紡性講求柔軟、強韌,可織性則著重耐磨,在織造時不容易因摩擦而斷裂。最後也著重纖維是否彎曲,以頭髮比喻,紡織業者比較喜歡「自然捲」,「離子燙的頭髮」可不能算是好纖維,甚至必須加工把它燙捲。
此外,織品的品質源自於纖維本身的微細構造,包括纖維的材質、粗細、橫斷面多樣化等,都是影響舒適度的重要因素。人類的頭髮也是纖維,直徑為40~100微米,常用紡織纖維的直徑約為頭髮的1/5(如棉纖維直徑為10微米)。台灣的紡織科技在「次微米」(纖維直徑小於1微米)的技術已相當成熟,這麼細的纖維可使織品產生細膩質感,亦用於機能型紡織;例如,紗線與布疋可充分表現出吸濕快乾與透氣防水的特性,而布的表面經處理後還能抗菌除臭。(本文由科學人雜誌提供)
‧「穿越時空絲路行」特展10月29日至明年1月29日在士林科學教育館展出。更多資訊詳見官網http://silkroad.ishow.gm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