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絲的美麗與哀愁-對永續發展的功與過

前言

絲綢,世界上最古老的布料之一,總會讓人想起亮麗的光澤,光滑且柔順的觸感。曾經,它越過了 7,000 公里的絲綢之路,震驚了羅馬的凱薩 大帝,西方的王公貴族無不拜倒在絲綢華麗的外表之下。儘管來到 21 世 紀,純蠶絲製品仍舊珍貴,畢竟從養蠶、取絲、紡絲到編織是多麼的不易。 而在科技發達的今日,蠶絲除了可以製成紡織品外,亦具有醫療和食材的用途。然而,在最近幾年卻開始有人認為,蠶絲對環境永續有負面的影響。 蠶絲的來源與認證 絲綢的起源,根據中國的古老傳說,是黃帝之妻嫘祖發明了養蠶取絲,並教導全民蠶桑之術,才使得絲綢廣為流傳。儘管並無史實記載,但絲綢起源於中國確是不爭的事實。絲綢的質地輕薄、柔軟,是高強度的天 然纖維之一,但若受潮即會降低原生材質的彈性,而曝曬後也會降低纖維的韌性,且原絲也會變成黃色。此外,絲綢容易染色,卻也容易褪色,所 以一般家庭不易清洗。

根據紡織交易所(Textile Exchange) 2021 年的調查指出,全球原生蠶絲 每年約可生產 173,162 噸,其中約有 79%產自於中國,其次則是印度,約 占全球市場供給量的 17%。由以上數據觀之,意味著全球絲綢的供給幾乎 由這兩國包辦。而蠶絲的來源絕大多數都是家庭飼養,呈現白色的絲質。 但有少部分蠶絲來自野生飛蛾的幼蟲,但因所吃的植物並不一致,而且有 些蠶繭被拾獲時已孵化完成,因此野生蠶絲的纖維較短,且呈現金黃色的 絲質。此外,依據中國農業人口調查結果,在中國境內絲綢行業所聘請的養蠶工人大約有 100 萬人,這包括了企業化經營的工廠,以及在家養殖完成後,再將蠶繭交給工廠的一般農戶,而這樣的作法對一般農村家庭而言也是增加收入的好方法。

蠶桑屬於農業生產的範疇,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之下,對於絲質好壞的 認定,除了產品品質的優劣外,對於環境是否友善、永續;亦即是否為有 機飼養也成為關切的焦點。本文以下介紹兩家對於絲綢產品提供有機認證 標準的組織:

全球有機紡織品認證標準(Global Organic Textile Standard,GOTS):對於產 品的認證標準包含了環保性與企業社會責任。而對於有機紡織品從原料生 產到成衣產品內容的標識,都有明確的規範,而規範準則包含了一般準 則、社會準則、品質保證等三大面向。其中,一般準則又可分為「有機纖 維的生產要求」、「纖維原料的成分要求」、「各加工階段所用化學品投入物 的總要求」及「特定要求和測試參數」等四項。

有機含量標準(Organic Content Standard,OCS)是由美國非營利組織;紡 織交易所(Textile Exchange)制定的國際標準,此標準是從產品的有機原材 料到最終成品的監管與驗證,而驗證過程皆由公正第三方進行,主要是提 供被認證產品能銷售往國際市場的機會。

而在絲綢品回收的部分,目前並沒有具體且完整的回收市場,僅有「香 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正積極地進行絲綢回收的研究,該組織 回收絲綢纖維(原生絲),透過加工程序製成新的布料(無紡布),並將此布料 用於製作大衣外套。

 

絲綢對環境的影響

原生絲來自蠶蛹,具有自然分解的特性,而且經久耐用,因此對環境 的負面影響應該很低。然而,2021 年永續發展成衣聯盟(SAC)的報告中卻 指出:「絲綢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比其他合成纖維更差」,這樣的結果引起了 中印兩國絲綢產業的震驚。

永續發展成衣聯盟於 2017 年推出了 Higg Materials Sustainability Index(Higg MSI),又稱為「Higg 材料永續衡量指標」,該指標評估和比較 不同的紡織材料從搖籃(設計)到大門(完成產品)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並提 供各種材料和產品製程(各生產階段)對環境影響的數據。Higg MSI 評估絲綢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值為 1,086,較其他合成材料高出 30 多倍。其主要的 理由為:

1. 桑樹種植需要大量水源,依賴桑樹養蠶會給淡水供應帶來壓力。

2. 絲綢農場必須控制溫度,且在收穫繭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熱水,因 此會耗費大量能源並且排放溫室氣體。

3. 絲在染色過程須浸泡在酸性液體中,而染色廢水的排放會污染土壤與水 源。

4. 桑樹種植需要使用殺蟲劑和除草劑,除了會汙染土壤與水源,且亦有造 成工人罹癌的風險。

然而這一切的指責,於 2021 年 6 月在中國杭州舉行的「絲綢永續發 展國際智庫論壇」中予以嚴厲的回擊。與會國家包括中國、義大利、法國、 印度和巴西,經過會議討論結果做出以下回應:

1. Higg MSI 僅評估「從搖籃到大門」,並未對絲綢完整的生命週期進行評 估。絲綢與其他合成纖維相較之下使用週期更長、洗滌次數更少、且可自然分解,應對產品的生命週期從「從搖籃到墳墓」進行完整的評 估,才更具有完整的科學性。

2. 對材料和製程的評估面向並不完整,僅評估「全球變暖潛值」「富營養 化」、「水資源短缺」、「化石燃料枯竭」和「化學影響」五項指標。應 依國際標準增加評估指標,才能全面性的評估絲綢對環境的影響。

3. 指標評分的依據是引用 2013 年的論文,而該研究是以其他國家和地區作為研究對象。若引用該研究評估中國和印度所生產的絲綢對環境所 造成的影響,不具時效性和全面性。

4. Higg MSI 從未公開指標的計算方法,缺乏社會監督,受評產業對其評估結果無法溯源。

此外,Higg MSI 確實存有爭議,於 2022 年挪威消費者保護管理局 (NCA)和荷蘭消費者市場保護管理局(ACM),認為 MSI 系統對環境衝擊的數據是使用全球平均值,可能會對使用資訊的消費者造成誤導。目前 NCA及 ACM 也已要求 SAC 指定獨立且公正的第三方,對數據基礎和使用方法進行審查。

 

台灣絲綢產業的發展

台灣養蠶始於鄭成功退守台灣,爾後清朝巡撫劉銘傳鼓勵當時台北富豪林維源(板橋林家花園建造者)栽桑養蠶並繅(唸ㄙㄠ)絲,方才奠定台灣蠶 業發展的雛型。日據時代,日本人認為台灣適合蠶種(即蠶卵)養殖,遂積極於台灣發展蠶種培育,並運銷回日本供農戶養蠶。台灣光復後,日本蠶 業撤離後蠶種數量驟減,所剩產量僅能供台灣養蠶使用,其餘銷往大陸浙江。民國 62 年政府推行加速農村建設計畫,推廣平地契作栽桑養蠶,當時主要是生產蠶繭並外銷日本。於民國 69 年蠶繭產量更達 182 萬公斤以 上,為歷年最高峰,而外銷蠶繭也確實大幅改善了農村經濟。但自民國 70 年起,因日本國內生絲需求減少,對台灣外銷日本的蠶繭數量進行管制, 此舉造成台灣養蠶產業開始衰退,自民國 75 年後便未再推廣栽桑,且當 時政府更鼓勵廢桑轉作,使得今日全國栽桑面積萎縮至不到 100 公頃。

台灣目前僅剩最後一位蠶農,該場址位於苗栗縣獅潭鄉。為了留下珍 貴的歷史產業,遂將場址轉型為「蠶絲生態教育農場」,除了供訪客了解 養蠶、結繭到抽絲的完整過程,另也利用該農場生產的蠶絲製作蠶絲被。 由於該農場從養殖桑樹到抽取蠶絲完全未使用任何化學藥劑,因此該農場 也具有生態多樣化的特性,而且自製的桑茶和蠶絲被也頗受好評。

 

結論與建議

天然蠶絲對人體健康是有助益的,根據研究顯示,蠶絲對皮膚病有顯 著的預防效果。而蠶絲除了用於紡織品製作外,尚可用於化妝品、洗髮精 和防曬油,對於防止皮膚老化和毛髮脫落有不錯的預防效果。且蠶絲亦可 用於醫療用途,可製作傷口保護劑或手術縫合線。

此外,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調查指出,每年約有 33% 的 食物在未被食用前就被丟棄,而食物保鮮的時效性就是導致浪費的主因。 為了改善食物被浪費的問題,美國塔夫茨大學 2021 年研究指出,蠶絲蛋 白可用於製作食物的塗層,塗抹於食物表面可延長食物的保鮮期。因此,蠶絲無論是運用於紡織品或是其他用途,對環境永續而言確實有很大的貢獻。

綜上所述,蠶絲從種樹到絲綢製成前確實對環境產生危害,農藥和染 劑的使用的確會對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但問題的根源在於桑樹的種植和 蠶絲的製程,而不是蠶絲成品,蠶絲對環境和人類的貢獻是不可抹滅的。 絲綢產業應當設法改善桑樹的種植方法,例如採有機栽種以降低對土壤和 水源的傷害,另應開發低污染的染色製程,以降低溫室氣體和廢水排放對 環境的衝擊。

此外,雖然台灣在絲綢製作並無完整製程,而且養蠶對國內經濟助益並不大。但養蠶是台灣文化史上珍貴的發展歷程,且蠶絲生態教育農場的 場主也已 70 多歲,若讓此項技術失傳,對台灣傳統文化的發展將是莫大的傷害,政府應設法保留最後的養蠶行業,莫讓這項文化在這片土地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