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傳統產業加值轉型的成效,透過技術自主化、異業結合,搶占新興國家市場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秀成果

      由經濟部技術處指導、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及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執行的「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廣計畫」成果展暨醫用紡織品技術發展與市場應用實務研討會,昨(3)日在紡織所土城廠區舉辦。並整合福絲特(儀控業)、機械設備業與不織布業者,希望透過技術自主化、異業結合,搶占新興國家高階醫療用品市場。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副所長連榮盛表示,台灣紡織產業垂直整合強,但在跨域關鍵製程單元設計與開發卻呈現「斷鏈」。為彌補國內紡織技術缺口,以及協助傳產加值及轉型,紡織所與中科院合作多年,最近導入關鍵模組技術延伸應用,提供纖維結構設計、精微加工、組件設計、製程設計整合、產品機能評估及產品應用設計。
   連榮盛強調,紡織機械關鍵模組很重要,在製程中扮演重要的參數,包括模擬評估、演算設計、精密加工及設備整合。精密紡絲板開發譬如:異形斷面、並列型複合、中空纖維膜、及異斷面複合等大都由瑞士、日本進口,此次執行「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廣計畫」,除建立紡織機械精密設備與模組研製技術,並且整合跨機械及紡織機械領域之產、學、研資源,以補業界之不足。
   中科院飛彈火箭研究所副所長吳典黻表示,中科院近年來亦積極執行軍民通用產業,隨著國內產業變化,與紡織所合作,配合傳產加值與轉型,以機械關鍵模組,降低成本,協助產業留在國內。
   中科院飛彈火箭研究所光機電系統研製組組長簡學斌博士表示,近年來國防科技轉化民生應用,與紡織所發展紡織機械關鍵模組與技術開發,精密紡絲板設計、模流分析、精密微加工、微孔尺寸分析,可有效降低開發成本與時程,透過不同設備與模組、產業界跨域整合,並建構快速反應及協助紡織產業升級與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