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山頂鳥 高品質 飛出一片天 運用創意和高科技材質,將流行與機能緊密結合,設計出有個性的產品,提供優質的服務,給重視休閒娛樂的生活達人…

販售羽絨衣起家的「山頂鳥」,最初以隨著季節變色的珍貴鳥類「雷鳥」為發想,將品牌取名為山頂鳥。經過SARS風暴、平價品牌服飾大舉壓境的挑戰,這隻鳥不受影響,依然愈站愈穩,一飛,就是30年。

國產戶外休閒品牌山頂鳥是由創辦人方顯裕和出身光隆羽毛家族的太太李雲霓共同創立,從客廳的迷你賣場開始,到現在全台約54家門市的規模。

今年適逢30周年慶,李雲霓說,品牌需要時間累積,30年是山頂鳥真正成為品牌的成熟階段。

方顯裕的一對子女,方寶惠與方碩蔚於2007年陸續加入公司,方寶惠投入服飾設計工作,方碩蔚負責業務和行銷公關,貢獻各自專業,讓家族事業更加壯大。

山頂鳥原先只販售羽絨衣,夏天沒有對應產品,所以百貨公司沒有設長櫃;十多年前政府實施周休二日政策,民眾投入戶外運動者愈來愈多,是山頂鳥順勢而起的關鍵,品牌也開始採用機能性布料,推出各項戶外休閒服飾。

機能休閒衣 不打價格戰

她回憶,周休之前,台灣人對休閒生活並不講究,爬山時,甚至有女性穿著高跟鞋;後來生活逐漸富裕,懂得生活品味,才慢慢地將時間分配至休閒活動。「懂得穿衣,才會有戶外生活」,對休閒服飾與配件也應該有相對的要求。

近年來,許多國外平價服飾品牌進駐台灣,紛紛推出羽絨衣、涼感衣等商品,就連超商也搶攻機能性服飾大餅,和山頂鳥高單價商品比較,這些服飾品牌價格相對便宜,令人好奇的是在平價服飾大戰中,山頂鳥如何因應?

方碩蔚認為,有些年輕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不強,往往在價格考量之下選擇平價服飾,但是穿過、比較過,就會發現高品質商品的優點,看到品牌價值;山頂鳥和平價衣飾雖有價位落差,他相信隨著他們年齡漸長,收入增加後,自然會選擇高品質的機能性服飾。

他直言,兩件羽絨衣放在一起,乍看之下,很難區別哪件是山頂鳥的商品,必須仔細比較細節才能分辨。

為了讓更多人看到品牌價值,山頂鳥網羅華裔德籍設計師帶領台灣設計團隊,用流行的設計觀點活化服飾,希望將品牌調性年輕化,也提升質感,保留現有消費族群,使品牌屬性更為明顯。

一步一腳印 踏實做品牌

經營路上一步一腳印,創業初始方顯裕夫妻將公司取名為「保品」,因為李雲霓的父親告訴她,一定要做到「品質保證」。30年來,她跟方顯裕都不敢輕忽這項承諾,也堅持「要把品牌做到最好、最頂尖」的信念。

只是提高成本,定價自然也高,但因山頂鳥不切入平價市場,反而形成品牌區隔。有一次,李雲霓在店門口聽到客人指著山頂鳥的招牌說:「這間雖然價錢貴,但是品質好。」這番話讓她開心不已。

李雲霓要求完美的個性,也在一件男性風衣上展露無遺。20年前,李雲霓買布料製作男性風衣,沒想到衣服完工,卻發現衣形完全不挺;當時台灣科技布料剛萌芽,為了讓風衣看起來更漂亮,她特地拿到工廠加工,讓衣料不但挺,而且還有防雨效果,這在20年前可是突破性商品。

李雲霓說,那時她只想著品質,卻沒計算成本,但她認為,就算成本高昂,商品也不能無限度地抬高價錢,即使利潤微薄,也要做到最好;這個敢於嘗試的決定,在風衣熱銷後,證明堅持是對的。「細節很重要,一件衣服是細節堆疊出來的」。

如此要求品質,衣服會很耐穿,那山頂鳥如何賣出第二件、第三件衣服?李雲霓不諱言,他們掙扎過這個問題,卻在一位客人七年內送修同一件羽絨衣三次中找到答案。

登陸展店 邁向國際舞台

她說,這位客人每天騎乘摩托車都穿山頂鳥的羽絨衣,衣服耗損快,因此送來維修,但其實維修成本高,只收工本費賺不了錢,但是她被死忠客戶所感動,依然願意為他們服務。「因為客人喜歡,所以我仍只想製作最好的產品,也不願意客人短時間內穿壞得再換一件」。

10年前遭逢SARS,影響旅遊市場;李雲霓表示,有需求的消費者自會購買商品,山頂鳥雖沒有成長,營業額也沒虧損太多。「因為我們不貪做,踏實地走,不畫大餅,所以一路經營以來都還平順」。

山頂鳥去(2013)年度創下30%的營收成長,朝著年營業額10億目標邁進;30而立,今年山頂鳥更計畫到中國大陸展店,開展國際化的腳步,看得出拓張市場的企圖心,這隻國產鳥將繼續展翅高飛,飛向另一個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