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測》搶國際單 台紡織廠 素材、製程須突破

台灣為全球機能性紡織品供應鏈的一環,憑藉多樣性及差異化的產品開發力,成為國際Outdoor品牌重要合作伙伴。現階段在全球景氣不明、氣候異常、中國大陸工資快速增長等環境背景下,除牽動國際Outdoor品牌發展方向與採購策略,也將影響台灣機能性紡織品供應商未來的走向。
重視大陸、看好韓國 美國目前是全世界最大Outdoor市場,The North Face、Columbia、Marmot等國際品牌最大核心市場都在美國。
然而,中國大陸Outdoor市場在消費者健康意識及購買力快速提升下快速成長,根據China Outdoor Alliance調查,去(2011)年中國大陸戶外市場零售總額達110億人民幣,較前年成長57%。
中國大陸戶外市場的成長潛力,為各大國際Outdoor品牌積極爭取,美國的Columbia與The North Face在去年已分別掌握中國大陸12.91%及11.03%之市占率;德國的Jack Wolfskin也擠進中國大陸前10大戶外用品品牌,截至今年2月,Jack Wolfskin在中國大陸專賣店已達322家。
法國Oxylane集團旗下通路品牌Decathlon,於中國大陸設有39家通路,去年營收約33億人民幣,其中約10億人民幣來自戶外用品;芬蘭Amer Sports集團去年在中國大陸市場成長37%;德國登山品牌Vaude去年與大陸當地戶外用品公司Kailas(凱樂石)合作,凱樂石負責Vaude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分銷工作;法國Lafuma集團(旗下擁有Lafuma、EiDER、MILLET等戶外品牌)於2010年與LG集團合資,經營中國大陸市場。
韓國因氣候寒冷,且具備豐富戶外活動資源,消費者從事戶外活動盛行,加上當地國民所得較高,也是國際品牌看好的市場。
The North Face在韓國市場的經營權由韓國Youngone集團旗下的Goldwin Korea公司擁有;日本戶外品牌Montbell最大海外市場在韓國,2011年韓國直營店鋪數約130至140家,數量超越日本當地市場;日本Descente集團最大海外市場也在韓國,2012年韓國市場占Descente集團營收的25.7%;德國戶外品牌Vaude與韓國當地戶外品牌Kovea合作,2011年Kovea開設12家Vaude品牌店,預計2012年再開8家。
採購及供應鏈布局趨勢 1.布料採購以台、日、韓等地為主 2012年紡織所「機能性紡織品國際品牌採購策略研析」調查,大多數國際Outdoor品牌的布料採購,以台灣、日本、韓國為主。
例如:Vaude的布料採購,80%下單於台灣、日本及韓國等亞洲國家,台灣及日本主要提供成衣用布料,韓國提供背包及帳棚用布料;AmerSports在紡織品材料(主要為布料)的採購上,約60%來自台灣、30%來自日本;Marmot在布料採購上亦以台灣和日本為主(占比約80%、20%),台灣廠商包括福懋、宏遠、冠霖、纖宇及義晟等均為Marmot長期合作布料供應商,每年供布數量超過百萬碼。
Columbia Sportswear更將台灣視為研發重鎮,在台灣設有原料採購辦公室,約68%布料下單於台灣;Jack Wolfskin亦將台灣視為長期合作伙伴,20幾年來定期自台採購相關戶外用布料,目前台灣供應商約有20餘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國際品牌有減少下單台灣的趨勢,紡織所ITIS研究團隊訪談The North Face、Amer Sports等國際品牌,皆得到未來短期向台灣採購中高端機能性布料的策略無重大改變,今後國際品牌下單台灣機能性布料(特別是中高端布種)的數量應能保持穩定甚至成長趨勢,但一般布種採購,將跟隨成衣生產基地轉移,轉往東南亞等較低成本之國家。
2.機能性服飾以中、越為主要生產基地,逐步轉往其他低成本國家。
中國大陸因擁有較先進的生產設備、貼合技術及技術純熟的勞工,為國際Outdoor品牌選擇機能性服飾生產基地的首選。
如:Vaude大多數成衣產品在中國大陸及越南兩地生產;Amer Sports前5大生產基地為中國大陸、越南、泰國、印尼及台灣,又以中國大陸占比最大;Jack Wolfskin生產基地以中國大陸、越南、泰國、孟加拉等地為主;Marmot成衣製造集中在中國大陸及菲律賓,台商銘旺實業為Marmot成衣主要代工廠商之一。
3.減少有害化學品、能源及水的使用 近年全球氣候異常,高度影響各大Outdoor品牌的環保永續策略,主要分成2大方向:一為增加環保素材,如天然纖維、回收聚酯、回收耐隆、有機棉的使用比重;二為減少有害化學品、能源及水的使用。
綜合國際Outdoor品牌近期採購策略及相關發展策略,可發現降低亞洲地區採購比重是必然的趨勢,但應以成衣及鞋類等終製品為主。
台灣潛在商機 預估台灣在中高端Outdoor機能性材料受影響程度不大,但低階布料(一般性布料)下單數量將逐漸降低。
面臨歐美市場不景氣、中國大陸市場成長力道減弱,國際Outdoor品牌下單台灣機能性紡織品的訂單雖維持穩定,但供應商面對急單的因應能力更需提升,同單位時間的產能亦需彈性調整,符合品牌商的需求。
台灣業者在掌握機能性布料優勢之餘,更應設法建立其他新優勢,才能維持競爭力。目前國際品牌客戶除要求供應商進行「素材」突破,還需進行「生產製程」突破,今後針對環保設備投資,可能成為台灣供應商維持競爭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