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兩岸產業用紡織品優勢互補之研究―工業用、交通用-摘要及目錄

摘 要兩岸紡織產業對於未來發展方向不約而同地提出「調結構」的政策方針,主要以調整紡織產業衣著、家飾、產業用的結構比例,將產業用紡織品的比重提高,在政策引導之下,產業用紡織品的發展成為關注的新焦點,也是未來成長的主動力。過去兩岸因土地資源、勞力、技術及市場腹地等因素具有相當高的差異性,在兩岸經貿合作及發展方面可以高度發揮整合互補的分工效益。隨著大陸積極開放市場及引進外資提升技術研發水準,搭配兩岸產業結構的轉型,兩岸的交流合作項目亦不斷擴大,產業價值鏈從垂直分工拓展到水平分工,當前兩岸分工架構及合作模式是否產生改變值得做一探討。以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所提出的鑽石理論模型為優勢指標的理論基礎,並採用世界經濟論壇(WEF)所發展的全球競爭力指標作為調查方法,針對兩岸機能性紡織品的上中游廠商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將兩岸產業用紡織品優勢指標定為五個構面:「生產要素」、「市場需求」、「企業經營實力」、「相關支援產業表現」及「外部環境」,共包含四個階層52個細項指標。兩岸產業用紡織品優勢指標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在企業經營實力、相關支援產業表現佔有明顯優勢,而中國大陸在生產要素、市場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