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測》兩岸紡織業分工 從垂直到水平

兩岸對紡織產業發展不約而同都提出「調結構」的政策方針,產業用紡織品的發展是關注焦點,過去兩岸因土地資源、勞力、技術及市場腹地等因素,具有相當高的差異性,在兩岸經貿合作及發展可以發揮整合互補的分工效益。
隨著中國大陸開放市場及引進外資提升技術研發水準,搭配兩岸產業結構轉型,兩岸交流合作項目也擴大,產業價值鏈從垂直分工拓展到水平分工,當前兩岸分工架構及合作模式是否改變,值得探討。
國家總體競爭力對個別產業影響息息相關,紡織產業未來發展若能適當運用台灣競爭優勢,可望事半功倍。
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2011-2012年全球競爭力指標,分為Basic requirements、Efficiency enhancers及Innovation and sophistication factors三大構面,將兩岸作一比較,台灣皆有領先中國大陸的優勢;若細分為十二大指標,中國大陸在總體穩定度、市場規模較台灣占有優勢外,在體制、基礎設施、衛生和初級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訓、商品市場的效率、勞動力市場的效率、金融市場成熟度、技術整備度、商業成熟及創新等,都由台灣占有相對優勢。
2011年ITIS以產業用紡織品優勢兩岸互補做研究主題,就五大優勢指標,調查兩岸上中游廠商,發現台灣在企業經營實力、相關支援產業占有明顯優勢,中國大陸在生產要素占有明顯優勢、市場需求略占優勢,在外部環境方面,中國大陸略具優勢,整體看,兩岸總分數接近,且各有所長。
一.生產要素 以人力、原物料投入、副料投入及生產成本四個構面加以觀察,兩岸分數差距不大,因為在原物料投入及副料投入的次指標中加入了「品質」元素,台灣在相關「品質」的指標分數大幅領先中國大陸,使台灣在原物料投入及副料投入較中國大陸具優勢,加權平均後,拉近了兩岸生產要素平均分數。
台灣勞動成本高漲、缺乏天然資源及生產不具規模性,與中國大陸相較,生產要素喪失競爭力。
台灣在產業用紡織品的專業人才並無明顯優於中國大陸,說明台灣對成熟產業的人才培養體系逐漸削弱,加上專業人才外流,中國大陸專業人才已經快速趕上來。
從「自給率」及「品質」觀察原物料、副料投入自給率,意謂國內廠商具備產業用紡織品所需原料、副料的生產或技術能力,台灣與中國大陸在「自給率」上未必有顯著優勢,但台灣在「品質」上顯著優於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是纖維最大生產國,台灣化纖在國際也有一定地位,調查指標顯示一般性纖維及產業用纖維的生產或技術能力,兩岸不相上下。
有些生產成本屬非貿易財部分,如水、電、燃料、廠房、設備、運輸、交通等,中國大陸固定成本(土地、廠房及設備)、能源成本(水電燃料成本)、運輸、交通成本(國內運輸)、資金借貸及生產經濟規模等方面皆優於台灣,大陸產業用紡織品在生產要素領域具有較優的成本和價格優勢,原材料、生產運營等成本均低於台灣,對於生產供應鏈的布局具有優勢。
二.市場需求 兩岸產業用紡織品市場需求具明顯差異。就WEF全球競爭力指標,大陸市場需求競爭力是全球第一,在產業用紡織品市場需求、經濟規模及經濟成長呈高度關聯。
中國大陸在國內市場及出口市場2個指標都優於台灣,因大國的優勢,大陸往往會取得較好待遇,創造有利出口市場;在國內市場方面,下游產業應用蓬勃發展,有利於帶動產業用紡織品發展。
台灣在「客戶對新產品採用度」指標上並未優於中國大陸,說明大國對於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仍高速成長,中國對於新產品購買力不低於台灣。
三.企業經營實力 台灣在產業用紡織品企業經營實力,高於中國大陸,包括研究發展、生產製造、行銷推廣、全球布局、服務能力(快速回應能力)、環保節能趨勢掌握、財務健全度。
研究發展指標再拆解為創新能力、產品設計,創新能力包括原料技術、後加工(染整)技術、技術研發人力培育等,值得一提的是,「人才培育」中國大陸分數已高於台灣,這是在「企業經營實力」19個指標中,台灣低於中國大陸的唯二指標(還有「切入大廠供應鏈能力」),雖然分數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但對台灣產業用紡織品的發展是一個警訊,人力培育是值得台灣思考如何因應中國大陸衝擊的一個方向。
產品設計包括複合、多重設計及產品多樣化等,台灣在創新、創造力及技術能力雖然具優勢,可以設計出好的產品,但台灣廠商的規模偏小,對於產品廣度發展較受限,較專注於相關類別的核心產品,中國大陸廠商規模大,產品種類相對多元,相較下兩岸廠商在產品多樣化並無顯著差異。
生產製造亦是台灣重要優勢,分為製程管理、品質管理、庫存管理,台灣產業用紡織品廠商利用優質的管理人才及管理方法,使生產製程、品質、庫存及供應鏈達到最好運作,利用效率的管理彌補勞動力及規模經濟的不足。
行銷推廣方面,分為「行銷及專業能力」、「品牌建構」、「推展外貿經驗」、「掌握客戶需求」四個指標觀察,台灣皆高於中國大陸,在行銷仍有優勢,但在「行銷及專業能力」的細指標「切入大廠供應鏈能力」分數低於中國大陸,顯示台商在管理經營上難以突破的困頓點,或許在關係建立、或規模、經營習慣等差異上有困難點。
全球布局方面,台灣現況仍具優勢,因為台灣以外銷導向,產業用紡織品作為中間材的銷售,外銷比重仍比中國大陸高許多,中國大陸廠商中間材大都以內銷導向,所以台灣在全球布局的經驗亦優於中國大陸。
台灣有能力作全球供應鏈布局(海外投資)都須有一定規模以上,中小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也有待加強。
至於服務能力,台灣在小量生產、群聚密度經濟及優越的生產製造等優勢支援之下,具有相當好的競爭能力,對於顧客的特殊要求都能快速反應。
台灣比中國大陸在產業用紡織品領域具有更好的生產技術、產品設計、生產流程管理和品質管制方法,並且面對全球市場,台灣紡織產業起步早,累積較多貿易經驗,在國際貿易和全球布局領域更有經驗。
四.相關支援產業表現 相關支援產業表現,台灣也優於中國大陸,有助於產業用紡織品發展,分為「產業群聚」、「供應鏈完整性」、「產業用紡織品之標準」、「檢測驗証」、「產官學研合作」五個方面,中國大陸在「供應鏈完整性」具有顯著優勢,台灣在「產業用紡織品之標準」、「檢測驗証」具有顯著優勢,至於「產業群聚」、「產官學研合作」兩岸並無顯著差異。
台灣產業群聚在早期是自然而然產生,而後利用政策規劃和管理,使產業群聚能永續發展,中國大陸仿效各國群聚的作法,以強有力的政策執行規畫園區,使得中國大陸的群聚已頗具成效。台灣缺乏下游市場的應用,相對下使中國大陸在「供應鏈完整性」具有顯著優勢。
在產業用紡織品的標準、檢測方面,在「與世界接軌程度」、「公信力指標」、「檢驗認証機構的時效性」,台灣分數都高於中國大陸許多,說明台灣對產業用紡織品的檢測檢驗機構和方法相對成熟完善,更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五.外部環境 包括總體經濟、政策面及投資面等,兩岸相去不遠,外部環境包括「資金取得」、「產業政策」、「法規執行力」、「財產安全性」四個方面,台灣在「投資安全保障」指標中具有顯著優勢,投資廠房、設備及應收帳款等方面具有一定安全保障。
中國大陸在「產業政策」支持的分數較高,包括產業用紡織品政策擬定及計畫支持程度、產業賦稅獎勵政策、國家品牌形象塑造、獎助科技研發政策等;相較下,台灣受限規模,政府無法編列大筆預算主導政策方向,在研發預算受限下,無法廣泛針對每個領域投入,對產業發展將有所受限。
(本文作者為紡織所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