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奮教授精采講授「品牌與國際行銷的再思考」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產業經濟、資訊及培訓中心 閩 潔

本次經濟部工業局所主辦的紡織高峰論壇邀請到美國Brandeis大學國際行銷陳時奮教授跟與會貴賓分享「品牌與國際行銷的再思考」,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沈榮津開場時指出,紡織高峰論壇自舉辦以來,獲得了愈來愈多業界老闆的響應,還特別要求工業局一定要提醒他們參加這個活動。此次論壇主講人陳時奮教授由EMBA文摘總編輯方素惠邀請,方總編輯表示藉由幾次紡織高峰論壇的舉辦,發現業界普遍對品牌議題相當關心,陳教授專精品牌及國際行銷,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企管論文的數量是全國第一,足可讓許多教授升等。與其他教授不同的是,陳教授賣過許多產品,包括尿布、汽車,在擔任聯強國際行銷主管時,更設計了現在大家隨處可見的Logo。此次高峰論壇特地由工業局移師到旭寬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舉辦,該公司董事長黃信峰特別提到,一個人若到了一定的成就,能夠持續為自己的執著而努力才是值得敬佩的,陳教授無論身處美國或是台灣,都維持著每天運動1個小時的習慣,是貫徹這個精神的代表。以下是當日論壇精采紀要:

品牌的意義
我在美國時看到媒體報導常覺得好像台灣快要倒了,但每次回來都覺得台灣的社會充滿了活力。我的學生來自全球各地,對台灣的看法倒是很一致:台灣是個「有活力、產業先進、言論自由」的國家。從筆記型電腦到數位相機,台灣僅僅2千萬人口就可以創造百分之六、七十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去年美國商業週刊有一期的Cover Story就是「為什麼台灣是關鍵?」
最近國內的外銷產業中,自創品牌成為最熱門的話題。現在看來品牌好像無所不在,到處充斥於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品牌只有100多年的歷史,「品牌行銷」是在20世紀初期從包裝技術的發展演進而來。早期農產品多以散裝方式出售,並不需要品牌。罐頭包裝的技術出現後,由於消費者無法直接用肉眼檢查產品,購買的決定只好仰賴零售店老闆。製造商在發現因為包裝改變造成銷售權漸轉由零售商主導的現象後,決定在包裝上呈現品牌的訊息,直接訴諸消費者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