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發光纖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

標題: 神奇發光纖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


資料日期: 2007
內容: 

較早的自發光材料,可以追溯到居裡夫人發現的鐳元素,它稱之為第一代自發光材料,具有一定的輻射性;第二代自發光材料,即傳統的硫化物熒光材料,由於其對人體具有一定的毒害性、放射性,以及發光亮度低和持續時間短等缺點,而使其應用領域受到局限。第三代蓄光型自發光材料產生於上世紀90年代,與前兩代相比,這種材料具有無毒、無放射性等顯著優點。

目前生產的發光材料主要分為自發光型和蓄光型兩類,自發光型發光材料的基本成分為放射性材料,不需要從外部吸收能量,無論黑夜或白天都可持續發光。但是因為含有放射性物質,不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所以在使用時受到較大的限制,廢棄後的處理也是一大問題;蓄光型發光材料主要為硫化鋅發光材料和近年來發展較快的稀土鋁酸鹽系列發光材料。稀土鋁酸鹽發光材料具有發光時間長、亮度高、無毒無害無放射性、化學性能較穩定等優點,其發光性能明顯優於硫化鋅。就分子架構而言,稀土元素具有豐富的電子能級,可以產生多種能級間的躍遷,當可見光照射稀土離子時,電子從基態或下能級躍遷至上能級,發生光的吸收,將光能儲存於纖維之中。沒有可見光時,電子從激發態上能級躍遷至下能級或基態,產生光的發射,將儲存於纖維之中的能量釋放出來。由於稀土離子躍遷能級間的能量差不同,就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利用光色合成原理將三元色(紅、黃、藍)色光進行一定模式的組合,從而形成色澤豐富、絢麗多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