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衣創新潛利大 成衣品牌商、科技業、材料商爭相布局…

智慧衣的態樣不限於上衣、外套,並可以是內衣、襪類、褲子等日常生活用紡織品。目前智慧衣最常見應用在追蹤或量測人體特定的生理訊號,也有以LED發光具安全警示效果,或透過太陽能充電以及保溫等應用的出現。

不同於智慧手環、智慧手表、智慧眼鏡等穿戴式裝置已有具體產品樣式及明確的使用情境,儘管智慧衣可涵蓋時尚娛樂、醫療設備、專業服裝、運動訓練、健康管理和嬰兒監視等市場,但整體發展尚處萌芽階段,業者仍在發掘使用者體驗與創新應用案例。不過,看好其巨大潛力,許多成衣與品牌商、科技業、材料業等開始布局。

2013年起,陸續有Sensoria及Hexoskin等新創業者透過群眾募資平台Indiegogo推出運動衣、運動襪等智慧衣產品,透過收集消費者的購買回饋意見,取得產品改良方向。至2015年,市面上除多款新創業者的產品,科技大廠與紡織業者也發布具備智慧衣概念的雛形設計,為智慧衣市場發展增添更多想像空間,但多數業者在技術前期研發階段,市場出貨規模僅在百萬件以內。

預計到2017年時,各類業者對於智慧衣的外觀、功能、用途將有更具體的規格與產品,在科技業、品牌服飾及新創業者投入下,整體市場有機會拓展至接近400萬件規模;未來隨技術更趨成熟,智慧衣在時尚、科技、實用的無縫結合,並提供消費者在尺寸、顏色、款式、質料更多元選擇,預估至2020年,智慧衣市場有機會突破1,800萬件規模。

智慧衣經過多年發展,無論在材料或整合技術都有進步,透過在纖維、紗線、布料上開發新式材料,無縫連接紡織品與電子功能在將電子產品融合至服飾中,技術面仍有待突破。首先在電池上,智慧衣是紡織品也是電子產品,要面對如何供給電力的問題。

紡織品要能水洗,目前市面上產品多數是利用額外的附加裝置來進行通訊及供電,因此能與智慧型手機、平板等裝置連結傳輸資料,業者雖然致力於將感測器模組輕薄化、微小化,但占模組大部分體積的電池,仍受限於電池技術,電池體積與電力供給效能目前運用在智慧衣上仍有改善空間,而就穿戴舒適性及服飾設計來看,外接方式也不理想。

智慧衣屬於新興應用的初期發展階段,多數業者還在摸索研發纖維材料,或者尋找電子紡織品整合技術的創新,雖然部分技術領先業者已推出產品問市,但目前國際間對智慧衣還沒有一致性的產業標準出現。耐水洗、抗汗性、耐磨度、色牢度、透氣性、透濕性、延展性及強度等檢測,將因紡織品織入導電纖維或貼上導電薄膜而使物性有所不同,難以沿用既有標準進行檢測,也欠缺電子屬性的表現規範。此外,不同的應用領域,對智慧衣產品的要求程度也不同,例如醫療器材的耐水洗與運動消費市場規格將有區隔,價格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