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搏翻身 American Apparel是少數堅持本土生產的服飾品牌,如何降低成本、繳出獲利成績單是該公司以及美國成衣業面臨的最大問題

 亞洲工資不斷上揚已墊高成衣廠的代工成本,但仍難以扭轉血汗工廠的負面形象,加上快速時尚的新趨勢,為美國紡織業帶來翻身的契機。

精句選粹 US garment makers tailor an industry around staying athome. 在陽光普照的洛杉磯某個角落,擁有超級巨星臉孔、穿著清涼的女子吸引著路人的目光。但星光閃閃的好萊塢離這裡還很遠,這些短上衣熱褲打扮的辣妹其實是掛在一個不起眼工廠外牆海報的模特兒,她們的服裝就是在牆後的工廠內生產。

這座成衣廠是美國潮牌American Apparel的生產基地,這家公司可是美國紡織業力抗全球化的標竿企業,廠內的縫紉機與手工靈活的工人正在忙著製造20美元一件的T恤。而American Apparel的競爭對手則多將製造業務委外給亞洲地區低成本的成衣廠。

據產業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民眾穿的衣服有高達98%為外國製造,洛杉磯此一成衣製造區依然是捍衛「美國製造」本土品牌的堡壘。American Apparel也希望力挺美國紡織業大復活,問題是該公司仍然呈虧損的狀態,因此首要挑戰就是向外界證明本土製造的品牌也可以是賺錢的行業。

美國成衣廠過去主要的大客戶是本土時尚圈的設計師,過去10年平均年產值約在30到40億美元之間,但問題是隨著生產力提升,就業人數卻呈現下滑。

美國紡織業的前景端視包括孟加拉廠房的安全問題與美國移民改革等各項因素,但最重要的關鍵還在於如何壓低成本,以便製造美國民眾買得起的衣服。

經濟趨勢有利本地製造 成衣業不是能源密集產業,所以美國開發廉價頁岩油的能源利多,成衣業受惠不多,但American Apparel創辦人查尼(Dov Charney)表示,許多經濟趨勢對其公司確實有利。

他進一步說明指出,中國去年全年成衣出口總值雖有1,600億美元,但其優勢已逐漸下滑,因為當地工人工資不斷上漲,運輸成本也持續墊高,隨著中國優勢縮小,許多訂單可能轉到洛杉磯的成衣廠。

另一個有利的趨勢是「快速時尚」,也就是加快推出新產品的時程,以便讓消費者經常採買新裝。包括Zara與American Apparel等品牌都需要鄰近西方顧客的工廠,才能針對新潮流迅速做出回應。若委由中國製造廠生產,新品從生產到美國門市銷售往往需要10到12周的時間,若是委由洛杉磯的本土業者則僅需2周。

American Apparel還占有「道德上」的優勢。American Apparel支付給工人的時薪達10到18美元,遠高於其他國家的成衣廠。其製造長貝利(Marty Baily)透露,儘管許多國家的勞動條件已有所改善,但仍然非常剝削勞工。

工作環境、薪資受保障 今年4月孟加拉一座幫西方品牌代工生產服飾的成衣廠發生倒塌,造成逾1,100個工人意外身亡,此一災難也促使跨國企業開始思考盡可能將生產業務留在本國的議題。

成衣業仍是經常爆發薪資與工時違規的產業,但洛杉磯勞動法規檢查專員費茲派崔克(David Fitzpatrick)表示,他勞動檢查的許多成衣廠給予員工的薪資還不錯,工作環境也安全。

加州法定基本工資為每小時8美元,換算工人月薪至少1,300美元。孟加拉工人目前每月基本工資只有近3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