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中國大陸棉花收儲價格的得與失

眼看著國際上有低價的棉花卻用不上,國內的棉花價格又比國外高得太多,這樣一來紡織企業的出口優勢大幅下降,市場份額也萎縮了不少。卻在使用低價棉上遇到了阻力,而與此同時東南亞地區的一些國家在生產及價格上的優勢開始體現,中國大陸棉紡織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被別的國家替代了。  本來紡織品市場需求的低迷正常傳導到棉花價格上也可以緩解一部分紡織企業的壓力,但是由於很難採購到國際低價的棉花用來生產,很多紡織企業不得不進入“休眠期”。  中國大陸的紡織企業舉步維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棉花進口開始大幅增長,港口棉花堆積如山。由於看到國內外棉花價差如此之大,很多貿易商開始大量採購來自於印度和美國的棉花,當然最終要實現賺錢還得搞到配額,從而把進口來的低價棉花賣給國內的棉紡企業,這也就是為什麼棉花進口配額被炒高的原因。  國際棉花價格大跌之後,美國和印度的棉花種植者也在急著找出路,但是在這個時候,中國大陸內有關部委制定的大幅高於國際市場的收購,大批的棉花都被運到了中國大陸的港口,這在全球市場需求低迷的時候尤其顯得難能可貴,國際上國家之間彼此援助的精神得到了實現,儘管這對中國大陸的紡織業來說意味著利益上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