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價差不斷拉大 中國大陸紡織企業如何因應?

兩年前,居高不下的棉價讓紡織企業苦不堪言,一年前,“跌跌不休”的棉價讓紡織企業無所適從,今年,近5000元/噸的國內外棉花價差又讓它們面臨生死大考。紡織冷暖,總繞不開棉價,為何棉價一波動,紡織企業就受傷?  中國大陸紡織工業聯合會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國內外棉花價差逐漸拉大,截至目前,每噸價差最高時已達5000元。一方面,價差不斷拉大,使得國內棉花消費企業更願意選擇進口棉及棉紗做原料,國產棉除了進入國儲庫以外,市場實際銷售情況並不樂觀,上游棉花生產因此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受進口配額調控限制,很多棉紡企業其實採購不到進口棉,部分企業主要以國產棉為原料,這就造成了高原料成本與低產品售價之間的倒掛,並直接導致棉企虧損,最終使棉市下游需求萎縮加劇。  影響到底多大,棉紡企業的反應最為直接和強烈。目前,中國大陸棉紡協會跟蹤的棉紡織企業虧損面達到40%。國內一家棉紡廠的負責人直言,棉花原料的 採購現已占到企業成本的70%,再加上價格波動不休,毛利僅為3%至4%,企業已經承受不起。國產棉用不起、進口棉買不到,正逼迫一些企業另謀出路,選擇 去其他國家投資建廠。  棉價差拉大,非棉紡織企業是否可以獨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