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oChain利用區塊鏈延長產品使用壽命

時裝產業越來越重視循環經濟的發展,但有一項關鍵難題,是改變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倫敦的新創企業MonoChain透過區塊鏈平台,鎖定紡織品廢棄物的問題,該平台可在產品被購買後,為其產品提供驗證。如果消費者將購買的服裝連接到MonoChain錢包,便可以量化商品的價值,進而鼓勵消費者出售或捐贈,而非將不需要的商品丟棄。

 

MonoChain的執行長兼聯合創辦人Geri Cupi表示:「你不會看到有人把錢丟掉。但人們會將東西丟棄,因為他們不知道物品的價值。」如今,只有六分之一的消費後服裝被重複銷售,MonoChain的目標是將其翻倍至三分之一。如果透過重複銷售讓某產品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9個月,那麼該服裝的碳、水和廢物的足跡將可減少20%至30%。

 

作為B2B2C(電商平台串聯上游廠商,將商品賣給消費者)平台,MonoChain相當重視消費者的體驗,但其主要目標仍圍繞在改變品牌商如何利用次級市場,從其製造的產品中獲取經濟價值。

 

根據ThredUp報告,二手時裝市場目前是280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長到640億美元。此外,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的研究估計,時尚產業中,每年有超過5,000億美元的損失是歸因於服裝被閒置且回收比例很低。

 

透過取得商品的部分再銷售價值,Cupi估計品牌商可以讓該服裝的利潤變為二倍甚至三倍。這種觀念轉變可以帶來更高的利潤,並能夠讓公司在不犧牲盈利的情況下降低生產量,它還能促進廠商製造出更加耐用、更容易再銷售的服裝。Cupi表示:「我們希望品牌商生產更少的產品,且要同時確保其盈虧不受負面影響。我們的核心精神是資本主義和永續發展的共存。」

 

自推出以來,MonoChain已與六個品牌合作。於2019年,該公司與Levi's在該品牌的某間實體店開始了一項試驗計劃。使用這個區塊鏈認證帶來的意外影響是訂單的平均購買件數增加了16%。購物者認為商品更可負擔,因為他們知道未來可以把當下購買的商品出售。該試驗計畫還顯示出消費者對該技術的興趣,在Levi的試驗期間,得知這個概念的消費者當中,10個就有4個取得了此認證,而後出售了一項商品。

最近,MonoChain為品牌商推出了兩項新服務,以進一步完成該公司讓時裝使用更長久的使命。其中MC Index像是一個儀表板,可利用公司於再銷售市場中的數據,提供品牌商查看自己商品的二手銷售情況。

2020年上半年由於商店關閉導致零售商受到大量庫存的衝擊,MonoChain推出了一種針對庫存過多問題的貨幣化解決方案。該平台稱為MC Excess,它能讓品牌商將額外的產品發送到再銷售市場、再生廠商、他們自身直接經營的二手通路,或進行捐贈。

 

時裝產業最重要的未解問題是什麼?

「我想肯定是生產過剩問題。目前,產品數量超出了產品需求。我認為時裝業需要開始思考並減少產量。生產過剩是一個大問題,並且還要努力讓物品可以盡可能長時間地保留在生態系統中。在舊有的模式下,品牌商沒有這樣做的動力,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繼續努力嘗試,加上市場中其他公司也正試圖讓品牌商更容易達成循環經濟,我想我們會看到情況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