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物材料促進服裝供應鏈的循環經濟
新生物纖維正在改變紡織供應商開發產品的方式,並促進整個產業的循環經濟。
Texworld USA和Apparel Sourcing進行為期三天的活動,關注紡織創新領域,尤其針對原物料方面。Re:Source Library的創辦人和Study NY的經營者兼創意總監Tara St. James,提供產業正在進行改革的真實感受,她是Texworld USA創新焦點之旅的領隊,這些創新焦點包含生物合成纖維、智慧紡織品和圓形設計解決方案等領域的創新。Re:Source Library則專門提供永續紡織品採購和供應鏈諮詢服務。
現有的纖維和布料正在不斷發展以滿足循環和永續設計的需求。參與人員包括Natural Fiber Welding執行長Luke Haverhal博士、Hemp Black的企業永續發展推手Mike Savarie、Scoop的襄理Daniel Mota Pinto,和Lenzing Group的北美業務發展與行銷經理Ericka Gutierrez。
St. James表示,要讓最終產品在環境中得以循環再利用,原物料的來源對於整個供應鏈至關重要。該公司的大多數原料都有使用消費前或消費後的紡織廢料,尤其是棉花,例如天絲的Refibra技術,便包含將服裝生產時產生的棉屑回收的技術,另外也有Natural Fiber Welding的再生棉紗加工技術,也有再利用和添加產品。
她說:「我們也關注大麻,但用另一種方式利用它,像是Hemp Black便是一種碳化的大麻,Natural Fiber Welding的Mirum則是將大麻作為代替PVC的基材使用。大麻是非常傳統的生物材料,但他們用很不傳統的方式來利用它。」
Hemp Black是將像是大麻莖部等大麻廢料碳化,並將其與回收聚酯混合,具有多種用途,包含提供智慧紡織品的導電性等,該公司還開發一種大麻製成的印刷油墨。
其他的展示品還包含Brrr的嵌入技術,該技術使用回收聚合物(例如消費後聚酯切片和消費後尼龍樹脂)來紡製再生聚酯和尼龍紗線。Scoop的Musgo也是特色展示品,它用光纖開發穿戴式科技。
用於紡織品的類似生物材料公司也包括菲律賓的Piñatex公司,該公司使用鳳梨葉纖維製造材料;另外義大利公司Orange Fiber則使用橘子皮製造纖維素纖維和其他材料。
時尚科技公司Wearable X的首席服裝工程師Madeleine Gong在週日的Texworld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我們不僅要改革最終產品,也要對整個供應鏈過程進行改革,以承擔社會責任。研究和相關意識對於這項計畫非常重要。」
公司需要擁抱科技來創造更快、更永續的製造方式,例如,Wearable X便開發出「智慧瑜珈內搭褲」,它用技術評估下半身的方向,在使用者做瑜珈時提供姿勢的建議。
在永續性方面,研究人員和科學家正在努力使用鳳梨、蘋果和蘑菇等材料來取代動物皮革。Gong表示,也有些公司使用仙人掌和果皮製造皮革。
為了減少浪費,布料和服裝的再利用率也有所提升,以用於製造新纖維和材料。據Gong表示,消費者對於紡織品和服裝廢料的關注與日俱增,他們越來越重視企業的永續發展。
Gong表示:「事情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但我們需要繼續對產業施加壓力,讓產業變得更好。根據我們創造、設計、加工和購買紡織品的方式不同,可能對環境產生極大的影響。」
資料來源:Arthur Friedman (2020/01), “Bio-Materials Are Advancing Circularity in Apparel Supply Chains”, Sourcing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