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收儲政策造成棉農、棉紡企業、政府三輸的困境

棉花

    中國大陸實施兩年的棉花臨時收儲政策,現在已到必須改變的時候了。這項本來初衷為穩定中國大陸國內棉花市場,保護棉農利益的政策,現在卻陷入了讓棉農、棉紡企業、政府“三輸”的境地:棉農並未實質獲益;棉紡企業在內外棉價差越拉越大中陷入困境;政府過高的收儲成本已成為財政負擔。不過,目前替代收儲政策的呼聲最高的是棉農直補,在操作性上也面臨種種問題。

  被迫長期化的“臨時收儲”

  “棉花收儲政策,簡單來看,是一個短期政策被迫長期化,一個應急的預案被迫常態化。”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高芳表示,當初的政策設計,是棉花市場短期出現供過於求的時候,出臺一個收儲政策支撐一下,保護一下農民利益。“但並沒有設想連續三年來都在執行這個政策。這個政策執行到這樣一個程度,像一個人的優點延長過度,也會變成缺點。”所說的收儲政策的“缺點”,首先是這項政策造成中國大陸國內棉花價格遠遠高出國外價格。目前,中國大陸內外棉價差高達6000元/噸。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表示,棉花國內外的高價差,讓國內企業的紗、布產品出口全球競爭力下滑,盈利艱難。據瞭解,棉花收儲是收購加工過的皮棉,而不是直接從棉農手裏收購籽棉。所以棉花收儲政策直接保障了棉花加工企業的利潤,由於利潤層層轉手,這項本來意在保護棉農利益的政策,棉農本身受益並不大。

  可以直接證明棉農受益不大的事實是,收儲政策實施以來,中國大陸國內棉農種植積極性不升反降。據中國棉花協會3月份種植棉花意向調查資料顯示,預計2013年全國植棉面積6846萬畝。按照被調查棉農植棉意向面積加權平均計算,全國棉農平均種植意向減少6.4%。

  同時,現在國家是出高價收購棉花,又以低於收儲價拋售棉花,高價收儲還造成中國大陸收儲部門握有全球最大棉花庫存量,這給國家造成了很大的財政負擔。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杜瑉表示,棉花收儲政策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效果,據瞭解,多部門目前在調整棉花收儲政策上意見已經基本一致,替代方案中呼聲最高的是棉農直補政策。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透露,經過兩年多的呼籲,棉農直補政策已有所鬆動,十幾個涉棉部門已統一思想,認為給棉農直補是可行方案。

  紡織業內人士認為,棉農直補既能保證棉農的積極性,同時也能使企業的棉花原料有一個穩定來源。據瞭解,美國等國家對國內棉花也實施棉農直補。長期以來,美國政府對其國內棉農採取了多種方式補貼,包括生產補貼、銷售補貼以及曾經使用但已被取消了的出口補貼等。棉農直補的出發點是好的,是進步,但棉農直補操作起來有非常大的難度。補貼的標準如何確定?在何種情況下進行補貼?中國棉農的分散性和個體化會給棉農直補帶來很多困難。“棉農直補需要有一個很好的直補機制設計,而且必須全面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