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複合不織布之發展契機與策略研究-第二章產業概述

不織布也有稱之為「不織布」或「無紡布」,台灣以「不織布」為正式稱呼,在廣義上「不是透過平織(梭織)或針織方式所製成的布,即可稱為不織布」,或者如ASTM定義不織布指的是「利用各式製程如溶劑、熱壓、化學或機械方式,將纖維糾結或黏合在一起,而具有織物型態者」,也或者如ISO所定義「不織布為薄型的棉網(蓆),纖維排列無方向性或方向性的排列,其中不包含梭織、針織和紙類等」,其他的定義還有「以不規則單纖排列結構為發展基礎的纖維材料,不論密如皮革或鬆如棉絮,皆具有孔隙結構,可運用原料、製程或加工,賦予產品符合需求的功能性工程材料」和「凡是非經傳統編織的方法製造而成,而具有布的特性者」等,而本研究之主要標的「複合不織布」,其定義是在上述所有的定義下,再加上複合的闡述,例如「不是透過平織(梭織)或針織方式所製成的布,即可稱為不織布,而當該不織布以複合的材料、結構或工法形成時,稱之為複合不織布」。

1940~1950年代為全球不織布產業的萌芽期,此時僅有黏合法、針軋法、縫編法、濕式法等不織布技術發展,且為小規模試驗階段,產品以粗厚墊子類不織布產品為主,生產設備大都利用現成的紡織設備改良而成。1950~1960年代屬積極發展期,主要是隨著化學纖維的迅速發展,不織布由1961年前的年產量4萬噸,成長到60年代末期的20萬噸。技術發展到紡黏法,且開始不織布專業機械的發明,也開發出許多諸如服裝、家用、醫用、工業用等用途的不織布。1970~1980年代處於高速成長期,許多傳統的不織布製造技術被新的專門機器設備所突破改進,由量進入質的技術,紡黏法、水針法的普遍應用,尤其紡黏法成長最快,到1980年已占所有產量的20%。1990年代開始,技術成長以及消費市場需求顯現,陸續開發出新的複合不織布技術和產品以因應市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