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敏化型太陽能電池專題系列(一) 016 pn接合型太陽能電池原理

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可以將能量轉換的光電元件,它祇要一照到光,瞬間就可輸出電壓及電流。其基本構造是將高純度的半導體材料加入硼可形成p型半導體,加入磷可形成n型半導體,pn兩型半導體接合而成的。
半導體 最基本的材料是「矽」,它是不導電的,但如果在半導體中摻入不同的雜質,就可以做成p型與n型半導體,再利用p型半導體有個電洞(hole),與n型半導體多了一個自由電子(electron)的電位差來產生電流,所以當太陽光照射時,光能將矽原子中的電子激發出來,而產生電子和電洞的對流,這些電子和電洞均會受到內建電位的影響,分別被n型及p型半導體吸引,而聚集在兩端。此時外部如果用電極連接起來,形成一個迴路,這就是太陽能電池發電的原理。
太陽能電池的結構
在光線照射太陽能電池時,將兩端短路會有一短路電流Isc(short circuit),開路時會有一開路電壓Voc,這兩個參數在太陽能系統上是很重要數據。在光線固定下,電壓為橫座標,電流為縱座標,改變電池兩端負載大小,可以描繪出特性曲線。電壓-電流特性曲線在沒有光照射時,位移至暗電流(dark)特性,這與一般二極體沒兩樣。
在光(photo)電流特性中,任何一點皆有不同功率P=I×V(電壓×電流),在曲線45度切線附近會有一最大功率點MPP(maxmum power point),要取得太陽能最大功率輸出,必須要能調節電流,讓輸出電流為Imp,輸出電壓Vmp,這時可將光電轉換做最大效益輸出;這種調節機制稱為最大功率點追蹤MPPT(maxmum power point tracing)在太陽能設備中是一項重要技術。
簡單的說,太陽光電的發電原理是利用太陽能電池吸收0.4~1.1μm波長(針對矽晶)的太陽光,將光能直接轉變成電能輸出的一種發電方式。由於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是直流電,因此若需提供電力給家電用品或各式電器則需加裝直/交流轉換器,換成交流電,才能供電至家庭用電或工業用電。
由於單一太陽能電池所輸出的電力有限,為提高其發電量,將許多太陽能電池經串並聯組合封裝程序後,做成模組,成為太陽能電池模組(solar module)。將若干太陽能電池模組組合而成方陣或列陣(array),接配上過充放電保護控制(controller)、蓄電池以及轉換器(inverter,直流轉變為交流)合稱為太陽能電池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