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消暑特輯(一)~台灣傘業朝精品化邁進

前言
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原本在夏季時就是潮濕、悶熱的天氣,再加以現在全球氣候變遷快速,溫室效應劇烈,讓台灣的夏天溫度屢創新高,民眾對防曬產品需求也日益增加。除了一般保養化妝類的防曬產品外,民眾最常使用紡織終端品來阻隔炙熱太陽,希望在戶外也能有降溫的效果。本系列評析將由一般民眾最常使用的傘製品、帽類、抗UV服飾、涼爽服飾等四大類,來探討紡織品在夏季抗暑產品的應用,以下探討台灣傘業的發展。

歷史簡述
一、產業誕生期
台灣傳統的傘是竹骨上貼桐油紙做成,稱為紙傘,早期隨先民移居台灣而在台生根,由於傳統紙傘完全以手工製造,產量非常有限,到了日據時期,台灣就有雨傘及零件自日本進口,但是當時台灣仍然是傳統的紙傘天下,外來雨傘幾乎都是進口產品,因此被稱為洋傘。國民政府遷台後,台灣也有國人零星就地取材利用原始的做法製傘叫做「牽牛仔雨傘」,這是台灣製傘的濫觴,同時也有人辦起台灣製傘工廠,但不久即因經營不善而結業,直至1953年方出現第一家洋傘工廠,四年後,第二家工廠誕生,再過四年,第三、四家又續成立。
二、產業發展期
回到50多年前台灣雨傘業草創的時代,當時福太與台灣洋傘是全台灣最早的兩家製傘工廠,當時製傘的絕大部份零件,如紗、布、傘骨、傘柄、機台設備、染配料及零配件,都是自當時的「雨傘王國」~日本進口,然後在台灣進行加工銷售。在1958年間,政府為保護國內洋傘工業,全面管制洋傘及零件進口,對國內製傘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而在1952~1959年間,製傘總產值便增加了4倍多,1960年代更逐漸成為台灣出口的重要項目。1961年時、福太、台灣、崇雲、東和四家洋傘工廠已能充分供給島內所需。自1960年代起,洋傘工廠紛紛在本省各地設立,產量激增,造成內銷市場幾達飽和狀態,於是開始拓銷國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