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染料? What are dyestuffs or dyes?

染料與顏料都是色料(colorant),二者最大的不同是染料可以溶於水或油,顏料如:水彩就不行了。但相同的是,它們都帶有色素,能選擇性的接受可見光(visible light,人類視覺感官所能看見的範圍),然後顯出一定顏色來。

光照射在物體上,物體吸收了某些色光、反射了其餘的色光,透過眼睛傳到大腦,由大腦感覺色彩。所以呢,眼睛能看到光所反射出的各種色彩。當然,沒有光線就沒有色彩。而且,如果物體吸收了所有的光,那眼睛就只看到黑色了。光的三原色「紅、綠、藍」,疊在一起會是白光,染料就不同了,沒有哪三種顏色的染料,可以混合成白色。

紡織品染色時,染料無法單獨使用,需要「溶劑(solvent)」來當媒介撮合大家,最常見的溶劑是水,有時會加熱或加些其他助劑,讓大家撮合的快些、牢固些,而這整個加工過程稱為「染色」。

染色技術在人類歷史上,已存在超過五千年了,當時的染料從植物、動物或礦物而來,特別是植物的根、莓類、樹皮、葉子和木料等等,是古時主要的染料來源。戰國時代趙人荀子曾云,「青出於藍,甚於藍」,古時中國人將藍色稱作「青色」,而句中所提的「藍」,在當時並不是顏色的名稱,而一種稱為「蓼藍」的植物。蓼藍(polygonum tinctorium)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是古時常用的藍色染料,但它的花卻是紫紅色的。人類很早以前就知道,蓼藍的葉子遇水就會分解,氧化後就會變成靛藍,可當染料用。另外,台東有名的金針花,古時稱為萱草,既可入藥,又可作菜餚。大家可能不知道在現代化學染料出現之前,它也是一種常用的染料呢。

第一種人造的有機染料叫苯胺紫(mauveine),1856年英國的化學家柏金(W. H. Perkin)在研究瘧疾的特效藥金雞鈉霜(kinine)時,無意中發現了這種紫色的鹽基性染料,開啟了合成染料時代。之後陸陸續續有上千種染料被合成出來,時至今日,只有極少數的商品化紡織品使用天然染料,而一般民眾大概也只有在台灣三峽「藍染節」活動中,才能體驗天然染料的染色過程了。

染料除了可染紡織品外,也可使用在油墨、塗料、紙漿、皮革、橡膠、塑膠、金屬、油脂、毛髮、食品、醫藥品、化粧品及其他雜貨的染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