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波特蘭新創公司Skyscrape研發感溫智慧布料

Skyscrape開發感溫型形態記憶布料,在低溫伸長時,織物拱起使中空部位含有滯留空氣而產生更好的保溫性

未來的結構可能不是由複雜的技術驅動,而是由自然化學的力量所驅動。

美國波特蘭新創公司Skyscrape正在開發可主動調節穿著者在室內和室外場場合的熱舒適性服裝。

該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rent Ridley在過去的五年中,充分利用了自己身為化學家和材料科學專家的背景,開發出一套感溫智慧織物。

Skyscrape所開發的感溫智慧布料並不依賴於嵌入式傳感器或智慧手機應用。該技術基於兩種材料對溫度的反應不同,並將這些材料「故意配對」在一起,使它們之間的差異更加明顯。從本質上來說,兩種布料互相抗衡,一個擴大和收縮幅度大,而另一個則保持僵固抵抗運動。

由於材料是在紡織品的背景下結合在一起,所以要做的就是彎曲。Skyscrape找到了一種利用這種運動的方法,使織物具有變形的能力,並引起厚度和絕緣值的變化。

Ridley指出:「空氣是一種很好的絕緣體,並應用傳統quilted puffer夾克背後的概念。羽絨填充物或合成填充物可產生蓬鬆度或空氣袋.,從而產生凝滯空氣而提升穿著者的保暖度。

這是將感溫紗線組合置入某種織物結構之間的結合。目前,該公司正在與合成纖維材料廠合作開發紗線,目前主要採用原生聚酯和尼龍纖維,而回收聚酯方案正在研究中,但Ridley最終希望能轉向採用有機或生質材料。

Skycrape與大多數紡織公司出身不同,源自舊金山的一家名為Otherlab的新興孵化器(startup incubator)。

Ridley對於諸如紗線和布料之類的材料化學反應十分有興趣,因此衍伸出以機械機制開發熱舒適性調節的智慧服裝。

但尚待驗證的概念缺乏研究資金,因此Ridley和Otherlab轉而求助聯邦政府。能源部的高級研究計劃局(簡稱ARPA-E),展開了一系列主題項目,旨在「影響國內能源、就業和技術競爭力」。ARPA-E意識到,像倉庫和公司辦公室這樣的建築物的供暖和製冷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針對如何根據環境溫度變化動態調節紡織品的想法已經展開了一段時間,但從未被開發出來。Skyscrape因此獲得了持續進行這項技術研究的資金,並提出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可使工人保持身體舒適,同時建築物管理者可降低能源成本和碳排放量。

自獲得資助以來的五年,該公司已經組建了一個由材料科學家、機械工程師和紡織品設計師組成的團隊,並希望在2020年底之前發布膠囊系列(capsule collection)或至少一套可穿戴服飾樣版(prototypes)。Skyscrape希望除了將布料提供給其他品牌(如:外套製造商)以外,也能開發自己的產品線,並成為羽絨或合成纖維填充材的替代產品。

目前Skyscrape正處於一次性(one-off)原型製作階段。目前所有布料都在該公司的波特蘭實驗室開發。

ARPA-E期望Skyscrape最終選擇的任何材料和製造合作夥伴都位於美國,並且希望至少50%的材料和產品在美國本土生產。目前,該公司正在與幾家願意在東海岸建立工廠的工廠洽談,這些工廠必須願意建立能夠維持現狀的製造流程。這對工廠來說是新的領域。有些工廠根本不感興趣,有些工廠最初很感興趣,但發現風險過高。如此複雜的產品開發週期並不短。將材料概念從實驗室一直到工廠量產可能要花費將近一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