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奈米纖維離子交換膜濾材

離子交換技術之演進





離子交換現象在19世紀末首先被Thompson發現,並用天然磺酸鹽來分離甜菜糖汁中的鉀與鈉;20世紀初,德國化學家Gans以磺鋁酸鹽無機離子交換劑,做為水的軟化劑,為了克服無機離子交換劑的缺點,Adams及Holmes於1935年合成磺化煤、陰離子和陽離子交換樹脂及磺化聚苯乙烯樹脂等,現今離子交換法即使用此類樹脂[1]。

一、基本原理

離子交換法(Ion exchange process)是液相中的離子和固相中離子間所進行的一種可逆性化學反應,當液相中的某些離子較為離子交換固體所喜好時,便會被離子交換固體吸附,為維持水溶液的電中性,所以離子交換固體必須釋出等價離子回溶液中。離子交換能力依其交換能力特徵[2],如圖1所示可分:

(一)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

這類樹脂含有大量的強酸性基團,如磺酸基(-SO3H),容易在溶液中解離出H+,故呈強酸性,樹脂離解後,本體所含的負電基團,如-SO3,能吸附結合溶液中的其他陽離子。樹脂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要進行再生處理,使樹脂的官能基團回復原來狀態,以供再次使用,如上述的陽離子樹脂是用強酸進行再生處理,此時樹脂放出被吸附的陽離子,再與H+結合而恢復原來的組成。

(二)弱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

具有較弱的反應基如羧基(-COOH),能與溶液中的其他陽離子吸附結合,從而產生陽離子交換作用,這種樹脂的解離性較弱,在低pH下難以解離和進行離子交換,只能在鹼性、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如pH5~14)起作用。這類樹脂亦是用酸進行再生(比強酸性樹脂較易再生)。

(三)強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

主要是含有較強的反應基如具有四面體銨鹽官能基(亦稱四級胺基)之-N+(CH3)3,在氫氧形式下,-N+(CH3)3OH-中的氫氧離子可以迅速釋出,以進行交換,強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可以和所有的陰離子進行交換去除,這種樹脂的解離性很強,在不同pH下都能正常工作。它用強鹼(如NaOH)進行再生。

(四)弱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

這類樹脂具有較弱的反應基如氨基,僅能去除強酸中的陰離子如SO42-,Cl-或NO3-,對於HCO3-,CO32-或SiO42-則無法去除。它只能在中性或酸性條件(如pH1~9)下工作。它可用Na2CO3、NH4OH進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