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紡織業短多長空 短期 受惠大陸轉單效應;長期 東南亞具成本優勢,勢必搶到台灣訂單

      中美貿易戰開打,短期來看,因大陸輸美關稅因素,全球品牌服飾 為避免牽扯,無論是實質上或避險心態,一定會減少陸商訂單而轉單給台商,因此,國內紡織產業下半年開始,預期就會有轉單效應。
   不過,就長期來看,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新興崛起的紡纖供應鏈漸成形,又有成本優勢,全球服飾廠向東南亞地區採購力道,在未來 3-5年一定會逐年加強,勢必搶到台灣的訂單。因此,市場預期,中美貿戰開打如果持續,對國內紡織產業,將會是「短多長空」。
   新纖、力麗認為,中美貿戰短期內主要是針對半導體等電子產品有衝擊,暫時對紡織業不會有影響,反而,一些品牌服飾廠為避免輸美衝擊,一定會減少對大陸下單,轉向台灣,第三季開始,國內紡織廠多少會有轉單效應。
   市場指出,下游成衣代工廠訂單量確實比去年增加,其中,儒鴻、廣越的訂單量已接到明年首季,而聚陽訂單能見度也看到了第四季。
   上中游雖沒有大幅度明顯增長,不過,遠東新今年接單量確實比去年增加了5-10%;新纖也對今年接單狀況表示樂觀。
   出口值占整體營收超過40%的集盛表示,從接單狀況來看,過去幾年到第二季底,訂單能見度就會降低,不過,今年到7月底,訂單無虞。除品牌服飾廠景氣回溫,下單力道轉強,中美貿易戰開打,分散大陸訂單,增加到台灣、東南亞地區,也是讓7月訂單比往年多的原因之一。
   不過,紡織業認為,如果中美貿易戰真的擴大層面,不僅中美雙方,包括台灣整個製造業的供應鏈,都將被牽連,紡織業也不例外。
   真走到那一步,紡織業者預期,服飾客戶為避免關稅衝擊,將把供應鏈由中國移往東南亞,在客戶的要求下,台灣紡織業為爭取更多的市場,一定也會追隨。
   市場強調,中美貿戰將會掀起國內紡織產業走出台灣,前進越南等東南亞投資的另一波熱潮;這次,不只是像儒鴻、聚陽等下游代工廠追求成本低的出走,而是像遠東新、南紡、力麗等上中游廠商的全面布局,到時,國內紡織產業勢必將面臨「空洞化」的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