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特殊原料 改善成衣製造流程 細菌淨化廢水 防汙新武器

香港一間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正埋首研究,要幫助成衣製造商改善生產流程,而他們的妙招是利用一種特殊原料:細菌。

彭博資訊報導,在中國大陸和東南亞都擁有工廠的聯業製衣公司(TAL Apparel)正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希望能找到一種細菌,可幫助更有效淨化紡織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廢水。這是中國大陸民營和國營企業為解決汙染問題而尋求的數百種方法之一,未來有可能改變全球時尚產業。

中國工業數十年來如脫韁野馬般的成長,造成嚴重汙染、地下水含水層萎縮以及水價飆漲。中國政府正著手限制大型工業用戶,紡織工業首當其衝。根據紐約非營利機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2015年的報告,紡織業在中國境內排放汙水量高居產業第三名,達每年30億噸,僅次於化工和造紙業。

中國工廠的利潤除了受到土地和勞動力成本升高擠壓外,如今還要為確保可持續獲得水供應而付出代價。工業自動化與轉移至海外生產雖可減輕部分壓力,但中國企業仍在努力尋求其他技術來保住低迷的營業利潤,即使像晶苑國際集團這種工廠配備有自動化設備的成衣集團,利潤率可能也不到10%。

汙染問題也讓一些品牌的生產模式受到質疑,例如H&M、Target與Gap等品牌已經要求並監督供應商採取水質控制標準,以確保品牌聲譽。H&M、 Zara,Nike與愛迪達等品牌的母公司也承諾2020年前零排放有毒化學物質。

1994年在中國大陸開設第一間工廠的聯業製衣公司已向其他實驗室購買細菌,來處理洗布的汙水。利用細菌取代化學品來分解汙水中的有機化合物,至多可把廢汙泥量減少80%,使得工廠中的汙水可被100%回收。

聯業製衣董事長李乃熺表示,去年農曆過年停產的一周期間,系統中的細菌死亡,因此公司成立研究小組,利用DNA序列技術來尋找價格更便宜且效果更佳的「超級細菌」。

然而研究和技術升級的成本昂貴,許多利潤微薄的小型供應商根本負擔不起。中國水務危機組織去年6、7月針對85家中國紡織企業的調查顯示,逾一半受訪者表示已投入至少人民幣200萬元升級工廠設備,此數相當於小型紡織企業2012年平均年獲利的近40%。逾四分之一供應商表示,環保措施已推升經營成本20%至40%。14%自認為面臨倒閉風險。當製造企業無法吸收遵循法規的成本時,零售商勢必將調整售價。中國水務危機組織駐香港經理麥桂格(Dawn McGregor)說:「這個產業的長期經營模式顯然有問題,尤其考慮到品牌和消費者之間可能的成本分攤。已有一些製造業者倒閉或整頓,這意味著品牌的選擇會變少,價格也將提高。」

香港實驗室的科學家希望兩年內開發出自己的超級細菌。李乃熺說,若是成功,聯業製衣將與其他廠商分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