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經營〉紡織所挺企業 不怕提水桶跑百米 肩負扶植產業重任,除了創造專利技術收益,更要在牟利與非營利的天平上尋找平衡點…

只要談起紡織,就打開了話匣子,可以從化學結構、化學反應開始一路聊下去。現年65歲的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簡稱紡織綜合所)所長白志中,踏入紡織領域超過46年,身為扶持國內中小企業的財團法人單位,他坦言,紡織綜合所有如「提著兩個水桶跑100公尺」,相當辛苦,但不能停下腳步,必須持續往前衝。

觀察趨勢 擘劃藍圖

經濟部旗下有許多財團法人單位,不過有一個法人單位,專門負責輔導國內紡織廠商—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如同國內紡織業的大腦,紡織綜合所每年觀察市場趨勢,擘劃藍圖,從這些脈絡產出可以商品化的專利,讓廠商擁有利基點,可與國際大廠一較高下。

若用企業組織架構比喻,所長職務等同於公司總經理或是執行長角色,主要負責營運與管理。

白志中畢業於逢甲大學紡織系(現改名為纖維與複合材料學系),曾經在工研院材料與化學所服務,後來到紡織綜合所服務,一待就是九年光陰。

在他的督導之下,去年紡織綜合所營業收入首度破10億元,創下歷年新高水準,同時,經濟部補助比率首次降至50%以下,幾乎要成為自給自足的財團法人。

升級轉型 責任吃重

白志中笑著說,「都快被同仁罵死」了。

因為這代表著,紡織綜合所必須比以往更積極做檢驗服務、升級轉型服務與技術移轉,等於讓同仁的工作量大幅增加。

不過白志中也說,這樣的營運要求,才能刺激同仁更加努力,讓專利技術創造更大收益,證明紡織研究所的價值。

只不過也因為其部分收入來自於政府,因此每年會被立法院用放大鏡檢視其績效,他很無奈地說,「我們是提兩個水桶跑100公尺」,時常要在講求牟利與非營利的天平上,尋找平衡點。

白志中說,一個商品,從點子發想、販售到上市,往往要花上十年光陰,這是一個無法避免、也無法加速的過程,這還不包含「點子不一定每個都可以變成商品」。

翻開紡織綜合所的研發成績,自1979年截至目前,共申請1,140件專利,其中有674件獲得專利證書,但是對於白志中而言,獲利專利證書沒有什麼了不起,重要是在,如何把專利轉化成「商品」,因為商品才是市場所需。

研發專利 養金雞母

但如何從上百件專利撈出可以成為明星商品的標的?白志中說,我們依據專案管理流程(PMP)建立篩選機制,每年由團隊蒐集國際技術專利趨勢、市場資訊、產業需求等,研擬計劃初步架構與內容,並邀請外部專家學者針對計劃內容提供意見,最後敲成專利項目架構,而近年來,也會邀請業界提供建議,讓所裡研發專利,更符合業界需要。

不過研發資源稀少珍貴,哪些專利應該分配較多研發預算,哪些則較少?為了避免爭議,白志中借鏡於工研院創立的制度「Technology reading level」(科技檢視制度),將所裡掌握的技術,按照門檻等級分類,等級愈高的專利,給予研發資源愈多。

白志中認為,這項制度也可以讓研發團隊了解,自身研發能量位於那個等級,是否年年進步,更可以激勵同仁。

話鋒一轉,白志中不平地說,外界常說紡織業是傳統產業,但其實台灣的紡織業,其背後都蘊含許多科技結晶,例如,化纖原料做成母粒要抽絲,如何保持每分鐘3,000公尺速度抽絲,既要細如髮絲又不斷裂,關鍵就在於絲裡頭的分子鏈分布要一致,這是非常高科技技術,同時,加熱的溫度要很精密,才能讓每件衣服,都維持在相同色調。

所以白志中認為,台灣紡織業其實是傳統創新高科技業。

過去曾經是創匯產業的紡織業,發展至今,也面臨到中國大陸崛起,白志中說,因應大環境改變,台灣廠商已經轉型為少量多樣產品,並輔以快速接單、出貨的生產形態。

不過白志中認為,台灣化纖原料固然屬於強項,但是仍然還有可以加強之處,例如,消防衣、防彈衣的原料,目前台廠從國外買原料再加工做成消防衣與防彈衣。

三大主軸 重點發展

「無法掌握上游原料,就等於永遠只能賺微薄代工利潤。」

有鑒於此,白志中說,未來紡織綜合所有三大發展主軸,第一、機能性紡織品。二、過濾防護、安全性紡織品。三、智慧型紡織品。

白志中說,為了要讓研發心血創造更大價值,目前也鼓勵同仁透過技術作價方式創立子公司,藉由公司經營模式,將專利商品廣泛流通於世,最大目標是替台灣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