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紡織承先啟後 紡織服裝成經開區主導產業之一

在新鄉市生活一段時間,會發現在車站、菜場、超商等看上去在當地生活多年的老人們,偶爾會帶著一些江浙人的斯文和軟糯語音。數十年前,這個大陸中原腹地的3、4線小城,為何會迎來如此多的江浙移民?這要從百年前的河南紡織業說起。

1914年,懷藥商人魯連城同上海英商慎昌洋行簽訂合同,購買2880枚紗錠的全套設備和兩台160馬力的蒸汽機,籌備在家鄉武陟開設紗廠。合同簽訂後,因歐戰爆發,海運不通,此後又歷經波折,直到1919年,這間投資80萬兩白銀的成興紗廠方才啟動營運,即今天新鄉化纖紡織廠的前身。

當時的整個河南,除了成興紗廠之外,還有兩家很大的紗廠。一家是1903年,曾任清朝工部尚書的孫家那在安陽創辦的廣益紗廠,規模高達兩萬紗錠,居當時中國民族資本紡紗廠的第6位;還有一家是與張謇、榮氏兄弟、周學熙並稱為民國時期「四大棉紡大王」的上海人穆藕初籌辦的豫豐紗廠。這3家紡織企業奠定了具有現代意義的河南紡織工業基礎,為河南培養了第一批產業工人。直至今天,三大紗廠所在的新鄉、安陽、鄭州,依然是河南紡織服裝業的重要區域。

大陸計劃經濟時期,新鄉以及河南省的紡織工業依然保持重要地位。在政府的命令下,大量沿海紡織企業內遷河南,如無錫天國和錦新紗廠遷至開封,信和紗廠遷至鄭州等,以及在原豫豐紗廠的廢墟上建成鄭州紗廠;而新鄉則迎來了上海誠德紗廠等諸多企業,以及一同到來的諸多江浙工人。這些江浙工人在新鄉定居、成家,也讓新鄉的紡織工業維持著旺盛的活力。

今天的新鄉,最著名的化纖紡織企業,當屬新鄉白鷺化纖集團。這家成立於1960年的化纖紡織企業,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代表大陸紡織工業半個世紀以來的發展歷程。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出口量占大陸出口總量的30%以上。如今,這座有著百年紡織工業歷史的城市,並不滿足於原料生產,織造、服裝等下游產業成為其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位於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白鷺化纖第二生產基地,主打產品就是粘膠長絲、短絲、棉漿粕、粘膠短纖維,紡織服裝也成為新鄉經開區的二大主導產業之一。

中國大陸的產業布局變遷大潮,成為新鄉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助力。早在數年前,從大陸工信部到河南省府就已布局,河南成為大陸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新鄉與鄭州、南陽、周口等綜合性紡織產業基地,以及許昌、開封、安陽、商丘、平頂山等14個產業集聚區,一同成為江浙紡織服裝企業內遷的承接地區。

據河南省的整體規劃,在紡織服裝領域中,河南省將重點承接化纖、印染、棉紡、織造及非織造布等生產企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承接知名運動服裝、運動休閒服裝企業,著力引進西裝、西褲、襯衫、針織內衣褲、棉服、羽絨服、牛仔褲、風衣、夾克等個性化服裝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