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趨勢267期(2019年9月出刊)

隨著文明的演進,人類對於服裝的需求亦隨時代 而更迭。在原始時代衣物僅作保暖、保護身體之用,而 後逐漸演變為身分地位的象徵,現今服飾更成為發揮個 人風格、體現個人品味的媒介;然而服裝不變的功能是 要讓身體受到保護、降低人體受到環境的影響以及讓身 體感受到舒適感。時尚、機能和舒適性已成為現代人對 服裝所追求之更高層次慾望的滿足,對服裝機能性的要 求,是追求穿著舒適性的基本條件,這讓富含彈性、機 能的紡織品在服裝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根據Euromonitor(2019/01)預估,2018年全球 運動服飾市場規模達2,010億美元,其中,機能性運 動服飾、戶外服飾及運動時尚休閒服飾市場規模分別 佔整體運動服飾的45%、16%及39%。展望2023年 ,未來五年全球運動服飾市場平均年複合成長率將達 6.1%,高於整體服飾市場平均年複合成長率的4.4% 。台灣是全球機能性紡織品的研發與生產重鎮,國際 品牌下單台灣廠商(含台商的海外廠)的機能性紡織品 比重約為五成,戶外用機能性紡織品下單台灣比重甚 至高達7至8成,包括NIKE、adidas、Under Armour 、Lululemon、Columbia、The North Face等國際品 牌均將台灣視為機能性布料主要採購地,隱含著機能 性紡織品是台灣在全球紡織品市場立足的核心關鍵。

然機能性服裝設計除了基本的織物原料、結構設 計外,亦涉及到人體工學技藝、活動人因工程以及環 境科學等層面,光是做好「機能性布料」是難以在服 裝舒適性領域更上一層樓的。

本(267)期《紡織趨勢》特以〈紡織品與人體的 親密對話〉作為封面故事主軸,帶領大家了解服裝設計實為結合服裝外觀美學需求,及滿足內在機能 性與舒適性需求之深奧絕學。〈紡織品與人體的親 密對話〉一文即針對人體、服裝和環境三位一體的 關係進行深入淺出的解析。此外,本期同時專訪歐 洲多國高精密紡織機械代理商-中大遠東的台灣區創 新產品開發暨市場業務總監鍾國翠,以機械廠的角 度,與讀者分享機能紡織品近期的現況發展及機台 應用的開發趨勢。

機能性材料的開發,也為了因應人類穿著舒適性 的需求而一日千里。本期〈技術前瞻〉專欄介紹了紡 織所多項機能性材料的開發成果:〈中空纖維發展趨 勢〉一文介紹輕量保暖材料-中空纖維於國內外發展 趨勢;〈公路車衣布料結構與風阻〉藉由圓柱模型的 風洞實驗,說明物體表面具不同粗糙度與紋理時,在 不同風速下受到的阻力變化,進而開發出可用於自行 車衣的低風阻彈壓織物技術;〈智慧醫療紡織品在復 健領域之應用〉一文則說明藉由紡織、醫療與資通訊 的結合,創造「以人為本」的健康照護新價值。

此外,本期亦有幸邀請到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 肯商學院的講席教授謝田博士來文投稿,謝博士專精 中國經濟和商業、市場戰略、商對商營銷、國際營銷 等領域,對近期中美貿易摩擦有獨到的見解。〈美國 2019貿易政策走向對台灣紡織產業全球競爭力〉以 國外學者的角度,說明台灣紡織業面臨現今動盪不安 的貿易情勢,是「最壞也是最好的際遇」,勉勵業者 抓住這難得的機會,重展當年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