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觀點】Qmax接觸瞬間涼感檢測

※本文轉載整理自作者FB,並同時刊登於Tnet FB,故文字用語較為生活化※

不是所有的涼感衣,都是同一種”涼”!
涼感衣的設計,
可以運用不同的原理與作用機制(如圖片),
檢驗方法也都不同!

涼感衣的設計可以運用不同的原理與作用機制

那麼評估”接觸性涼感”,或者說”接觸性的熱傳能力”是什麼試驗呢?

就是大家常聽到的 Qmax = Quantum of Maximum Heat Flux(cool feeling test)
簡化來說,其方式為:
在10°C的溫差下,量測(每單位面積)織物的最大熱流速率

單位是W/cm²,
W(瓦特)代表熱流動的速度,
也就是每平方公分的織物,在10°C溫差下的熱流速率;
數據越大,穿上身就越涼。

台灣內銷品牌常以FTTS規範為要求,
合格標準為:針織物≧ 0.13,梭織物≧ 0.17。

但請記得,
也就是上身後的前幾分鐘而已,
之後就熱平衡了,
熱平衡後就不會再有涼感了!


補充說明

之前提過接觸性涼感服裝涼感添加物包含:木醣醇、涼感玉,
其中,木糖醇的涼感機制原理是遇水吸熱,
沒有完全符合的標準試驗方法,所以只能用Qmax,
但是,試驗時在布料上噴水,其實是很不妥當的,
因為,噴水之後,蒸發散熱也會發生。

 

#涼感 #散熱 #傳導散熱 #接觸散熱  #接觸性涼感 #Qmax #木醣醇 #涼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