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觀點】需流多少汗才足夠散熱? 熱環境下的穿著系統

舒適性_熱環境下的穿著系統

※本文轉載整理自作者FB,並同時刊登於Tnet FB,故文字用語較為生活化※

在40-50℃的環境,
人處於休息狀態1 MET時,產熱速率約100w,
假設不穿衣服,裸體保溫率是0,
由於環境溫>>體溫(膚溫)至少7度,
所以人體的乾式散熱系統完全無效(熱流是高位往低位走),
而且還會由環境中獲得額外的”太陽輻射熱+風的對流熱”,約20w-50w。

此時,人體唯一有效的散熱就是濕式散熱(流汗蒸發),
而且濕式散熱的速率至少要120w(”產熱100w+獲得環境熱20-50w),
使 產熱+獲得熱=散熱,才不至於中暑。


那需流多少汗才足夠散熱呢?

公式
1卡=4.184焦耳
1w=1焦耳/秒
1w≒0.24卡/秒
1cc汗水≒散熱580卡

每秒需散熱 120w
每秒需散熱量 0.24卡x120=28.8卡/秒
每小時需散熱量 28.8卡x60x60=103,680卡/小時
每小時需流汗量 103,680卡÷580≒179cc汗水

所以在40-50℃的情境下,
就算不穿衣服發呆,每小時也會流汗179cc來散熱。
一旦人體的流汗生理機制發生故障,會立即出現熱衰竭,
所以夏季服裝系統,
才會一直訴求”排汗快乾(加快濕式散熱速率)+紫外線遮蔽(減少獲得環境幅射熱)”。

#舒適性 #穿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