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關稅及非關稅障礙? What is tariff and non-tariff barrier?
以往各國政府為了保護其國內產業的發展, 常會使用「課徵高進口關稅」的方式來限制其他國家相關產品的進口,這種限制被稱作「關稅障礙」。簡單的說,就是以課徵很高的關稅作為手段,來保護國內相關廠商。
雖然「關稅障礙」是最常見的貿易障礙措施,但實際上,除了高關稅之外,可以直接干預貿易活動,或是對外國廠商形成不公平競爭的措施還有很多種,像是利用行政命令或是貿易法令等,都能在限制進口和擴張出口上發揮效果。而這些與一般「高關稅」措施不同的貿易障礙,被統稱為:「非關稅障礙(non-tariff barrier)」。常見的非關稅障礙主要呈現在下列幾個方面,包括:
- 進口數量限制:例如紡織品的配額設限。
- 繁複的海關通關手續:例如關務程序不透明、缺乏通關資訊;同一國家各關區的通關程序、收費標準或估價等都不一致;過度的通關文件要求;通關行政程序繁複、時間冗長。
- 各種技術性的障礙:例如各種嚴苛的檢驗與檢疫措施;產品及生產過程中對環保的要求、及過高的勞工人權標準等。
- 其他措施:例如要求輸出國產品需檢附產地證明;反傾銷、反補貼的控訴與調查等。
不論各國對關稅與非關稅障礙的措施為何, 總結其目的,就是要增加他國出口商製造與交易時的成本及難度,以便達到保護自己國內產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