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創新的供不應求
時尚產業對創新的生物材料(biomaterial)的需求遠遠超過供給,這也證實找到產業間的共通語言與合作模式才更有助於產業的發展。
由Biofabricate和Fashion for Good共同撰寫的Understanding 'bio' material innovations: primer for the fashion industry於12月7日出版,書中包含了針對時尚產業中生物材料技術應用的全面性探討。
Biofabricate執行長Suzanne Lee說:「生物材料已經普遍為時尚產業所用,但是至今我們還缺乏理解他們的途徑, 當時尚產業和其他行業同樣轉向生物技術的合作時,我們就會需要共通語言以及協作工具來提高透明度。」
生物材料—biomaterial 一詞形容盡可能不牽涉生物或環境傷害而製成的材料,在新興的生物編織技術產業(biofabrication)仍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儘管此類材料在商業化的潮流下發展,也出現幾個草創性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AmSilk的 Biosteel、Spiber的BrewedProtein、Mycowork的Reishi,以及Adidas、Kering、Lululemon和Stella McCartney的共組集團Bolt Threads推出的菌絲體皮革——Mylo。
報告解釋,他人對於生物材料有一個普遍的誤解是:他們以為這些新穎的材料創新早已屢見不鮮。 對於已經運作十年或更久的企業來說,這個論述是合理的。但大多數有前景的創新都還處於初步的階段。有鑒於此,設定不切實際的期望對創新者、品牌及其客戶都是不好的,並有可能阻礙整個領域的成功。
「生物材料創新仍是相對較新的領域,大多數新創企業都是在過去十年內建立的。具開創性的生物製造解決方案才正要走向商業化,而除了現有或特定合作關係之外的企業與品牌將有幾年的發展空間,得以深入認識這些新材質。」
- 除了傳統的材質,生物材料還包括由水果或蔬菜廢料結合人工聚合物製成的非動物類「皮革」,當然也包括純棉織物與滌棉混合物。
- 生物編織技術的產品成分(biofabricated ingredients)僅包括「天然」物質與「合成」聚合物以微生物規模共組的結構單元; 例如天然的絲綢和人造的尼龍。
- 生物合成材料(biosynthetic)包括生產用於合成聚合物的化學物質,例如尼龍和聚酯的前體。但這些物質是透過生物質(biomass)的催化取得的,或是使用微生物發酵並進行生物編織而成的。
- 生物組織聚合材料(bioassembled materials )包括由菌絲體、細菌或哺乳動物細胞生出的「皮革」。
規模化挑戰
2020年僅推出一至兩種生物編織技術的紡織品,包括日本公司Spiber與The North Face合作發布了限量版夾克系列。
報告解釋,絕大多數材料創新者仍處於開發階段。雖然所有企業家都希望盡快進入市場,但擴展這些複雜技術的現實困境是:還需要時間醞釀,而且一路走來可能遇到許多顛簸。從設計、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細胞、生產新型蛋白質,以至於確保在規模化下進行微生物催化能夠穩定。如此,當它們進入大型的發酵催化設施純化蛋白質時,我們才可將它們紡成纖維或製成材料;每個過程都需要專門的專業知識和設備。 Spiber和AMSilk都成立於十年前,兩家公司都尚未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商業化的批量生產。
供應鏈準備
要將此領域的創新融入現有供應鏈也可能面臨挑戰。 要理解產品的性能,表示應該已經要具備生產特定成分或材料的技術,並能應付當前的市場需求實際在商業生產線上運作一輪 。 就算技術通過考驗,該新成分或材料可能還需要重返研究與開發部門進行往後的實施評估。
儘管一些創新者可能會覺得品牌應該在產品製造、耐用性或美觀方面依新材料的狀況進行調整,但現實情況是:大多數品牌對新材料的期望有過之而無不及 。
想要與adidas這樣的全球品牌合作的新創企業面臨的挑戰之一是:現有的供應鏈已對原油衍生的材料進行了大量投資,而投資者們也決意要將這些石油相關的資產發揮到極致。Adidas表示這會是發展上的一大阻礙。
「在整合方面,我們真正要尋找的合作夥伴或新創企業必須了解這個供應鏈,以及企業自身在其中的位置。如果合作夥伴只是認為我們將會革新並創造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是不夠的。 當合作夥伴能夠理解:這是我們的角色,這是我們適合的位置。並且對我們之間的合作夥伴有一定的了解,這時我們才能真正的思考要如何將商品進行商業化。」
Kering集團永續創新負責人Christine Goulay表示,在研發階段提供市場反饋和專業知識,是在創新過程中支持創新者的主要方法之一。 「我們分享有關集團的永續性標準、技術要求,並幫助供應鏈取得進行測試的機會。這是我們的一項投資,但這將有助於實現符合市場規模的創新,並實現我們集團的永續發展目標。」
品牌和創新者的重點守則
發展生物材料創新的複雜性間距很大。具體而言,生物編織技術材料在多個方面都面臨挑戰,像是必須的研發複雜性、技術開發的成本、從實驗室到商業規模的漫長時程,一直到時裝和紡織產業對材料的高性能、美學和可製造性的高標準。該報告表示,材料創新者和品牌之間達到更緊密的合作才是成功關鍵,建議時尚產業找到與生物創新產業的共通語言,使品牌、創新者、投資者和最終消費者都能連連受益。
給品牌的忠告:
- 明確闡明對新材料的目標。
- 確定何時、何地以及如何貢獻專業知識。
- 要現實考量新式材料所需的開發時間。
- 共同商定可實現的里程碑,可達到的成果和時間流程。
- 提出明確的永續性觀點
- 分享對於關鍵受眾的觀點,並適時提供數據或目標。
- 坦率地談談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價格和材料性能。
給創新者的忠告:
- 對新式材料所需的開發時間保持透明和誠信。
- 清晰表達面臨的關鍵挑戰。
- 從一開始就設定期望,並闡明可能發生的選擇或妥協之處。
- 在適當的情況下利用品牌合作夥伴的能力來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