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合纖董事長吳東昇: Brain-Port 企業改造新利器 以客戶、市場端的思維來創新產品,取代傳統純以生產導向的模式

面對全球競爭,新光合纖董事長吳東昇指出,台灣經濟要提升,不能靠傳統思維去改造,必需利用創新來深化產業結構,也就是要Bra in-Port(腦力輸出),來創造更具價值的產品。
   吳東昇強調,新纖近幾年,不論是在紡織纖維、光學科技及金融證券等事業群,都是以Brain-Port為基礎,建立新的Business-Model,以客戶、市場端的思維來創新產品,取代傳統純以生產導向的模式;也因為如此,新纖集團內各事業單位,近幾年無論在營收、毛利上,都有快速的進步,他對今年展望樂觀,有信心下半年表現會比上半年更好。
   創新改變 紡織業是朝陽
   也就是靠Brain-Port所創造產品的附加價值高,新纖上半年的合併營收220.62億元,年成長率只有5.22%,但首季稅後淨利卻比去年同期增加2倍多。
   吳東昇指出,新纖早在四、五年前,就看出傳統紡織產業必須改變,才能「從夕陽變朝陽」!因此每年都投下大筆資金,透過研發創新開發新產品,同時更新機器設備,來提升生產效率及降低生產成本。
 利基性產品的持續推出、與國內外知名企業策略聯盟或合作,是新纖現在維持成長動能的推力;吳東昇指出,纖維紡織本業,今年除拿到杜邦公司的工程塑料代工合約;與國際大廠英威達合資的公司邦新(新纖持股49.99%),也將進行產線擴增,未來產能將增加一倍。
   此外看好東協地區聚酯需求,吳東昇透露,新纖已規畫一個總金額達30億元的泰國廠擴產案,項目除將聚酯粒產能自目前每日1,000公噸提升至1,500公噸外;也將興建首條工程塑膠產線,以迎合當地汽車產業需求,預估未來泰國廠工程塑膠產能,約在每月1,000公噸。
   吳東昇認為,東協地區,像泰國、越南、印尼、緬甸等國均處經濟成長期,對聚酯粒需求強勁,新纖對這塊市場頗具信心。
   另外,新纖和國內成衣代工大廠儒鴻合作,研發出的彈性纖維、機能性布料的原料,也讓新纖走出傳統紡織的框框,提升產品競爭力及獲利性。
   在工業用紗上,新纖已投入可做為建築材料的高分子纖維;而可用在汽車產業Air-Bag及輪胎上的工業用紗,雖然進入門檻高,但獲利性及應用性卻是傳統布紗所望塵莫及的。
   因此,吳東昇表示,紡織產業就是要開發、多找一些可結合科技、環保、建材等的應用方向,讓產品能適用不同領域,加入各產業元素,自然就不會被淘汰,利潤當然就會提高。
   至於和客戶端共同研發創新,以客戶需求做為產品開發的原動力,新纖的新產品已和3C結合,加入碳纖、奈米等要素,成為許多全球知名3C周邊產品的合作夥伴,打入這些企業的供應鏈。
   吳東昇指出,把傳統紡織產品創造新的用途、新的需求、新的元素,就有競爭力,就有生存空間。
   在光電科技事業群,吳東昇表示,達輝(6434)去年已轉盈,今年預其會延續持續向上的獲利軌道,再加上友輝(4933)、新科全年出貨量均看增,今年光電部門整體營運預估也能超越去年水準。
   而事業體包括瑞興銀行、新光證券的金融部門,吳東昇表示,雖然瑞興銀行屬區域型銀行,要高速成長不易,但因業務多聚焦於低風險、且以手續費收入為主,預估在整體景氣穩步復甦下,個人金融與企業金融需求將成長,全年金融部門營收、獲利可較去年小幅上揚。
   異業結合 團結力量大
   面對全球化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吳東昇認為,異業結合對台灣未來產業發展很重要。團結力量大,把不同的產業、共同的智慧連結起來,就可把不可能變成真,相互串成供應鏈,把各自的小力量,變成大的system,發揮的綜效就會更大。
   面對全球化浪潮,吳東昇強調,投資R & D人才是台灣唯一的出路,在全球化的競爭市場,台灣不會比別人差,台灣可以繼續做Brain -Port,也有能力做,堅持下去一定有出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