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衣著及家飾用紡織品年鑑第一章紡織品市場與產業發展趨勢

2005年全球紡織品暨成衣的貿易額為4,786億美元,其中紡織品貿易額2,030億美元、成衣服飾2,756億美元貿易總額不論紡織品或是成衣,均較2004年成長,其中紡織品年成長率4.3%、成衣成長率6.8%,惟成長率低於2004年。
2006年台灣前5大紡織品出口目的國,分別是香港、中國大陸、美國、越南與印尼,排名與2005年相同。2006年出口平均單價為119元/公斤,較2005年的126元/公斤,下降5.9%,由此可印證買家「大量採購、壓低單價」之採購模式。
2006年台灣前5大紡織品進口來源國,分別是中國大陸、日本、香港、美國與越南,與2005年相較,中國大陸往前推進1名排名第1,進口值成長84.65%。越南成長39.78%,首次進入前5大。
2006年輸往美國「中國大陸成衣單價提高、台灣單價下滑」,此現象與2005年的「中國大陸成衣單價下滑、台灣單價提高」情況相反;惟台灣單價仍高於中國大陸。
美國進口台灣成衣產品的單價較南韓低5.44%,非成衣類產品部份,台灣之單價較南韓高32.01%。因此,在美韓自由貿易協定正式實施後,南韓輸美之成衣產品其單價將立即調降約平均10%以上,但是即使台灣因此將所有的成衣訂單全部移轉至南韓,最多是減少2006年成衣的出口總值11.6億美元,加諸台灣因具有強而有力的快速反應與品質管控的能力,訂單的移轉將不至於百分之百。
台灣紡織產業的經營模式,目前正逐漸轉型:由單純的OEM生產模式,轉型至ODM、甚至OBM,背後除了堅實的生產基礎之外,更隱含製造業服務化能力。當今買家對產品的需求,通常停留在「概念性」階段,ODM廠商必須具備協助買家把其心目中理想的商品開發出來之能力,其背後代表資源整合的服務能力。目前產品開發最重要的方向是機能兼具環保,此服務能力的整合與建構值得業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