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台灣紡織產業技術預測-以醫療紡織品為例

醫療保健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服務項目,預估2015年將隨全球GDP成長9~11%,各國總人口及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是促成醫療保健產業蓬勃發展的最大動力。其中以創傷敷材為代表的體表用醫材為醫療保健產業現階段研發重點之一,未來更將朝技術層次高的手術用及體內用醫材發展。
本研究鎖定創傷敷材為標的,利用SRI情境分析法進行技術預測。以「為了在2015年進入全球高價值創傷敷材市場,台灣產業的技術策略為何?」為決策焦點,藉由專家意見法,選出外部驅動力及16個情境,再分別針對「最好的情境」、「最壞的情境」及「最接近現況的情境」討論創傷敷材產業在各情境所面對的機會和威脅。結果顯示,無論何種情境,從全球人口老化趨勢及居家照護需求來看,創傷敷材產業的成長性無庸置疑,主要差異在於不同市場擁有不同的發展機會。
從國際標竿企業專利的佈局,可歸納「生物相容性」、「吸水性及透氣性」、「改善表面親水性及藥物釋放」為前三大創傷敷材關鍵技術的方向。就醫療紡織品而言,具生物相容性的創傷敷材正蓬勃發展,經化學改質或在纖維表面加入添加劑,由人體的吸收性或熱能而進入皮膚,達到加速傷口癒合的功效。
技術及認證問題是目前國內創傷敷材產業發展不如預期的主因,然而台灣海洋資源豐富,膠原蛋白、甲殼素等素材的製造技術亦已成熟,加上國人在中藥材上的研發基礎,皆奠定了產業發展的利基。建議有意投入者可依短、中、長期的目標規劃市場進入策略,先掌握生技或中藥等材料的技術,並透過產品設計來提高差異化。再進入代工階段掌握生產模式,由OEM發展至ODM,逐漸將觸角由亞洲、中南美洲及中東等中階產品市場,伸向歐美之高價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