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新形象 瑞成棉被店 手工藝不是蓋的!傳統製被是個辛苦的行業,師傅先將棉花用弓和紡錘彈鬆,層層棉花再與細繩網紗縫合,最後用米斗磨被,一件棉被才大致完成…

農業時代「棉被」是可以送進當鋪,周轉現金的貴重生活用品。時至今日純手工製的「棉」被,面對羽絨、羊毛、化纖、蠶絲等被褥的競爭,早已不復往日榮景。
位在士林夜市最繁榮的大東路上,自1888年開店至今的「瑞成棉被店」,第五代當家張寶仁說,幸好祖先把店開在士林夜市,加上跟著時代轉型,這家百年老店才能傳承至今。
一床棉被如果保養得宜,可以跟人一輩子。在一個月薪水只有10幾塊錢的年代,一床棉被要價三、四十元,可說是生活必須的奢侈品。當時一般家庭,除非是增添人口,否則就只有婚嫁的時候,才會訂製新棉被。
▌製被工藝繁複 傳承不易
張寶仁說,儘管當時棉被屬於家中的貴重物品,但也只有冬天才有銷路。因此瑞成棉被店的前四代祖先,都是春夏耕種並兼做零工,秋冬才靠祖傳的手藝過活,生活可說相當辛苦。
在羽絨和羊毛等進口被褥還不流行的時候,蓋被只有棉花和蠶絲兩種材質,但是兩者的價格相差十幾倍,一般人家的蓋被多以棉被為主。
製作棉被是個辛苦的行業,尤其在還沒有機器的年代。
張寶仁說,師傅必須先將壓縮成方塊的棉花,用弓和紡錘將它彈鬆,也就是「整棉」,再一層一層地把棉花鋪在工作檯上,等到份量差不多了,接著用細繩「網紗」,然後再將棉花和網紗「縫合」,最後用米斗「磨被」,一件棉被才大致完成。
製被過程看似簡單,其實工藝繁雜,一個老師傅從天還沒亮,就開始製被,一天最多也只能做三件,製被的辛苦,從一個小故事可以窺見。
據說曾經有一個製被師傅,好心收留了一個乞丐,並教導他製被的技術,希望乞丐能夠從此擺脫流浪的命運。沒想到才沒幾天,乞丐就覺得幹這行實在是太辛苦,寧願回大街乞討,也不願意辛苦製被。
瑞成棉被店自1888年,李天賜在桃園開業至今,已經120多年,李天賜將手藝傳給李溪,李溪再傳給兒子李火琳。由於一場火災,李火琳北上討生活,先是在陽明山一帶耕種,秋冬才幫人製被,後來李火琳在士林開了工廠,並將棉被店取名為「瑞成」,有著客人隨來「隨成」的涵意。
▌紅線葫蘆商標 百年標記
而瑞成早在100多年前,就有商標的概念,用紅線鋪排在棉花上的「葫蘆」,象徵福祿壽的商標,就是瑞成的正字標記,有著客人帶著一床棉被,就像把福祿壽一起帶回家的意思。
張寶仁回憶他的外公李火琳,由於生性隨和喜歡幫助別人,常將工廠借給當時從金山、陽明山一早來到士林做小生意的攤販,當成開市前休憩的場所,在士林一帶小有名氣人緣極佳,因此當大家需要棉被的時候,自然第一個就想到火琳伯。
由於李火琳沒有兒子,瑞成就由長女李春茶和女婿張清標繼承。張寶仁回憶母親李春茶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甘苦人要「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狗用」,可見當時生活的辛苦。
當李春茶繼承祖業時,適逢台灣要從農業時代轉型到工商社會,當時機器製的產品,漸次大量取代手工製品,其他材質也混入棉花製品,這些降低製造成本的方式,讓堅持純棉手工製品的瑞成棉被店,遭受相當大的衝擊。
▌堅持信譽品質 貨真價實
張寶仁說,瑞成有著百年老店的傳統,那就是堅持信譽和品質,絕不偷工減料。畢竟若搞砸好幾代祖先辛苦打下來的名聲,那還不如直接結束營業,因此瑞成曾經走過一段黯淡期。
直到瑞成也開始跟上時代潮流,不再堅持只賣自家生產的手工棉被,開始引進各種材質的被褥,並兼賣家庭寢具寢飾品,瑞成才又重新擁抱市場。
雖然只是一個跟上市場脈動的小改變,張寶仁說,這對傳承百年並以自家產品自豪的老人家來說,是困難的轉型,但幸好當時改變了,老店才能因此新生,現在手工棉被只占營業額的三成。
(上)
瑞成棉被店 小檔案
創店者:李天賜
成立時間:1888年
傳承:五代
現任當家:張寶仁
品牌標誌:葫蘆標瑞成棉被
營業項目:各式寢具、生活雜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