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觸媒抗菌性檢測技術

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全球邁入了工業化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品質也獲得了大幅度改善,但伴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相對的也帶來了環境污染及能源大量耗竭的危機,因此光觸媒的技術就在這樣的因素下誕生了。
光觸媒,顧名思義即是「以光為催化劑,在吸收光的能量後,能夠發揮觸媒特性的物質」,雖然早在1930年代便有以氧化鋅(ZnO)為反應素材的光觸媒被記載於文獻,但自1968年代日本學者藤島昭發現二氧化鈦(TiO2)的特性以來,製作光觸媒都採用半導體二氧化鈦為反應材料。現在學術上對光觸媒的定義為:「以銳鈦礦n型半導體二氧化鈦為反應材所製成的一種半導體應用材料」,光觸媒的應用型態非常多元,在民生消費用途上,以液態光觸媒最為常見。
光觸媒一經光照,原料中二氧化鈦的電子便會從價電帶躍遷至導電帶,在光觸媒表面形成電子(e-)電洞(h+)對,帶負電的電子與氧結合產生負氧離子(O2-),帶正電的電洞與水結合產氫氧自由基(‧OH),這兩者在化學上都是極不穩定的物質,當有機物質(碳氫化合物)接觸到光觸媒表面時,便會分別和負氧離子及氫氧自由基結合,重新組合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這一連串的反應,學理上稱為「氧化還原反應」。透過氧化還原反應,當將光觸媒應用在生活、工作空間中時,便能有效分解氣味分子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達到潔淨室內環境、創造清新空氣的效果,因此近十年來在日本,光觸媒已被廣泛應用於居家環境和醫療院所中,此外經光觸媒加工的各類產品也成為醫療院所的最新選擇。本文將就光觸媒抗菌檢測方法-JIS R1702標準做簡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