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陽董座 根留台灣 周理平:微型創業 小確幸也很好

1975年周理平從福星製衣基層廠務員工做起,見證過紡織業最好與最壞的時代。「大家都太強調創新這件事了」,周理平說,發明與創新絕對是驅動企業向前的關鍵因素,但產品一炮而紅關鍵是「價格合理、東西漂亮」,若太過強調技術導致「叫好不叫座」,將十分可惜。

周理平從基層做起,一路歷練成為德式馬成衣總經理,90年代台灣成衣產業大舉外移,他選擇繼續根留台灣,以800萬資本額創立聚陽,去年營收高達208.89億,EPS11.80元,是首家被證交所列入「高薪100指數」的紡織企業。

以25年創業心得看當前台灣青年創業,周理平表示,目前台灣青年流行微型創業,多數以經營餐飲服務業如咖啡館等居多,規模雖然比較小,卻帶動了社會的創業氛圍。在他看來,年輕人創業,就算是「小確幸」產業也很好。

隨著「小確幸」的不斷做大,周理平認為,微型創業也可能從一家老闆「校長兼撞鐘」的小店,擴張到10家店鋪,因此,在創業之路上,任何產業創業者都應該不斷的思考,自己的整體能力是什麼?

周理平認為,台灣紡織業多為中小型企業,雖然大家都研發出中高階的功能性產品,但研發心血如何能夠經過技轉,帶出商業化產量往大量的中、平價位來移動?

尤其,創業的過程絕對沒有「準備好了」這件事,向來只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周理平笑稱,譬如現在公司設定了新的目標,打下一座山頭大家開心一下就好,隨時做好準備,因為下一座山頭很快就來了,聚陽的公司精神「與時俱進」,講的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