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點》紡織所副研究員劉育呈 依規模對症下藥 台灣紡織業後市看好

台灣紡織業面臨的困境面向很廣,但我們可以從產業規模的大小進行粗略的分類。

台灣紡織業大者恆大,近年為因應區域經濟整合,以及成本增加、供應鏈朝低成本的國家和地區流動,多數台灣大型的紡織廠都已完成跨國布局。相較於無力到外部擴張,也缺乏充裕資金研發和行銷的中小型的紡織業,大型紡織廠較不受影響。

台灣紡織業無論是前進大陸,或選擇到東南亞的越南、柬埔寨及緬甸等地,都面臨著嚴重的產業外移、技術團隊與人才流失風險。台灣紡織業的Know-how不斷向外擴散,對於培育未來產業人才,以及就業機會影響甚深。

與此同時,與台灣一水之隔的中國大陸今年再度喊出,明年底將發布中國大陸紡織業「十三五」規劃,重點發展高性能纖維,以官方的力量培植產業發展,台灣紡織業必須掌握面對競爭的優勢。

事實上,高性能纖維主要用於防火、防彈衣料,市占率較小,推動也不容易。目前台灣紡織業最強的技術優勢在於機能性布料的研發,如每年季節交替總會引起討論的涼感衣、發熱衣等,都是機能性布料商品化的成果。

另一方面,大陸紡織業仍以追求量能為主,但機能性的布料的特點在於不斷提升品質,並非大量生產,因此藉由提升技術,市場會形成自然區隔。

此外,政府在推動台灣紡織業活化的過程中,也應從產業規模區分,對症下藥,如中小型紡織業因資金缺乏,轉型更需靠政府扶植、整合上下游,或協助轉型成文創與觀光產業園區。

譬如台北萬華艋舺服飾商圈的「西園29服飾創作基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基地不僅成功與在地服飾商圈的背景結合,也透過展覽與活動推廣,進一步培養台灣服裝設計人才創作。